明天儿子开学,前两天答应他给买个新书包,下午出差一回家,儿子就提醒我。说话算话,对孩子也是一个良好影响。晚饭后,就和孩子去超市。在二楼书包区,儿子转了几圈,看好了一个米老鼠包,一看价格150,就教育他,上幼儿园不能用这么好的包,爸爸小时上学还没有包呢,摆事实讲道理来劝阻他。孩子还听话,经过一番谈判,儿子和我都做了让步,给他买了一个56元的包,但是,另外给他买一本动画。
于是,又去了图书区。孩子挑选动画书,我也转着看了看,结果发现架上有我喜欢的几个作家学者的书,周作人,张中行,季羡林,史铁生,分别翻了翻,后来买了三本周作人的散文选集,是舒芜编的《知堂文丛》,一系列是四本,但架上只有三本,分别是《苦雨斋谈》,《生活的况味》,《流年感忆》,《看云随笔》没有了,有些小小遗憾,只能以后再找机会买了。以前买过周作人的《雨天的书》,这次舒芜的选遍,不是按照周以前出的作品集子简单叠加的,看目录,似乎有一些舒的逻辑和理解。感觉也好也不好,好是因为毕竟这文丛有大家的思考逻辑在内,不好的是,似乎更喜欢原汁原味的排序。
买了书,孩子也选好了动画书,就回了。在回去的路上,儿子把书包的一个纸标牌撕掉扔到了地上,我要他拣了起来,扔进人行道边的垃圾桶,孩子照做了。那时,心里简单的想法,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一个有素质和修养的人。中国人这些年在素质方面,一直被诟病,有太多的关于国人在国外旅游因为吐痰、喧哗、乱扔垃圾等行为,而遭耻笑和议论的新闻,希望在儿子长大后,他不会成为这类新闻里的一个,当然,也希望和儿子一般大的孩子,将来他们出国时,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新闻事件发生,那些旅游景点里特别用汉语标识的禁止吐痰一类提示也在他们这一代消失,因为他们这一代的崛起而消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