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没有“灵魂附体”,也没有“伟大的左后卫”和“意大利光荣的传统”,胜利也不再“属于所有热爱意大利足球的人”,卫冕冠军踉跄倒下,一场未胜、小组垫底是他们耻辱的记录,排在他们前面的甚至是在国际足联排名78名的“超级鱼腩”新西兰队,而手起刀落直接斩杀他们的,则是名不见经传的斯洛伐克队——这才是他们第一次来世界杯看场面。
尽管“摔锅”成群的意大利队拥有最多的美女粉丝,尽管他们头上有着四顶耀眼的金冠,也尽管队员们赛后痛哭得难以自制,但,“今夜无人入睡”显然不是因为意大利人的悲情,而是因为来自足坛底层的“光荣革命”。我觉得,足球世界还是“造反有理”的好。一个秩序井然的足坛并不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和娱乐期望,谁熬更过夜就是为了看黄世仁欺负杨白劳来着?那荆轲刺秦、王佐断臂式的弱势者的勇毅,才真正让人荡气回肠!
意大利队其实并不孤独也不冤,干掉他们的,好歹还是国际足联最新排名34名的欧洲球队,而上届亚军法国队更惨,连排名83、脚法粗糙的南非队都可以打得他们满地找牙。截至昨晚10时,在业已决出雌雄的6个小组中,居然有4个小组的头名不是原定的“种子球队”。而剩下的2个小组中,西班牙也很可能失去小组第一的有利位置。看来整体性的暴乱已经不可遏制,穷汉子们揭竿而起,哪怕不能完成最后的登顶,但也誓要搅起一场暴风雪,不让作威作福惯了的贵族老爷们太过舒坦才是。
我曾经在专栏中写过一篇《欧洲的衰败》,今番查看了一下近几届的16强名单,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欧洲球队每届占据的席位都在10席左右。你想想,入围世界杯决赛圈的欧洲球队总共才14支,出线率居然高达71.4%,怎不令其他洲汗颜?而8强席位中,欧洲也常占6至7席,真是不让他人活了。这样的格局颇有些极少数财富寡头占据绝大多数人类财富的味道,不激起民愤简直是不可能的。
本届16强席位大致名花有主,不出意外的话,南美洲将占5席,北美洲2席,亚洲2席,非洲1席,欧洲6席。而等1/8决赛拼下来,估计欧洲最多只能在8强中占据3到4席,弄不好仅占2席都有可能。也就是说,作为传统“贵族”的欧洲不得不在革命浪潮中让出更多的权力空间,从“一洲独裁”到“多洲共和”,“等贵贱,均贫富”的终极理想颇称弱者的心意,也更添足球的魅力。
就球迷角色来说,我绝对是个“花心大萝卜”。我可能会很喜欢某一届的某球队,也可能会在某一时期迷恋某个球星,但我并不会为他们“从一而终”。因为我更愿意看到野玫瑰的狂放,更愿意看到苦大仇深者的复仇,更愿意看到枪挑小霸王的作乱。所以强队落败的眼泪从来都不能感动我,我只为弱者艰难获胜的泪水、慷慨死难的悲怆而动容。
别了,法国和意大利。也许有人会为你们哭泣,但我不会。因为强者不仅应该笑对胜利,也应直面失败。被斩首的关云长阴魂不散疾呼“还我头来”,但又有谁去还那些被他所斩去的头颅呢?没有永远的霸主,只有纷乱的恩怨,这才是“造反有理”的足球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