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思想的锋芒还叫什么杂文

(2008-09-14 10:09:04)
标签:

杂文风骨

思想的锋芒

杂文界

杂谈

分类: 边缘思想录

没有思想的锋芒还叫什么杂文

/魏剑美

 

我和杂文算是结缘很深的:读了有20多年,写了有10几年,在大学的课堂上又讲解了有七八个年头。但我却越来越深感困惑:当下报刊上那些号称“杂文”的或曲里拐弯或东摘西抄或卖弄名词的文字,真的可以叫做杂文吗?即使是以刊登杂文为主的某些报刊,从头翻到尾也很少能找到几篇称得上有思想锋芒的文字。更多的是一些软绵绵的“小男人文字”和东拉西扯的“扯淡文字”,翻检点陈年琐事,感叹点世风流俗,卖弄点英美风情,就算是品种出新的时髦杂文了,就可以开专栏称大家了。

与此同时,杂文界本身也免不了文坛上流行的吹捧通病和交换发稿。一些把持报刊发稿权和业界话语权的人物,随便什么拉拉杂杂的文字都可以满天飞。我留心过某名家的所谓“杂文”, 其文采和思想都乏善可陈,几乎没有一篇称得上有思想锐度,居然还大小报刊通吃。道理很简单,人家是某权威诗歌刊物的重要人物。事实上,只要背靠一个权威平台,都可以被称为“领军人物”,不管他有没有起到过“意见领袖”和“时代先声”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些“老同志”退休后喜欢舞文弄墨,这本来是好事,但其囿于知识结构和观念沿袭,只能停留在“杂文爱好者”的层面,而一些报刊和杂文界人士却不顾事实,盲目过誉。其结果是造成了杂文评判标准的混乱。

鲁迅先生将杂文誉为“匕首和投枪”,指的正是这种文体的思想战斗力。也有人说现在已经不是鲁迅的时代了,但我要说,思想的锋芒是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都必不可少的,即使不是对敌人,而在对“人民内部”,对自身灵魂,都需要有直面的勇气和批判反省的锐气。缺失了这些,杂文就不是杂文,而是“美文”了。

鄢烈山、刘洪波、吴非、魏明伦、沙叶新等人的杂文之所以长期拥有大量的读者,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字始终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有关切现实的批判力度。当然,由于复杂的现实原因,很多真正好的杂文面临着发表的困难。但“思想锋芒”不一定都是直接和具体的,它也可以是间接地、艺术地表达,甚至仅仅是史料梳理也可以传递出思想的力量,像《杂文报》接连刊登的张镇强老先生关于前苏联领导人生平资料的整理,《杂文月刊》刊登的王幼辉先生的生平自述。

黄波先生是年轻一代杂文家中始终保持着锋芒的一个,他的《不做“笔杆子”》一文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质疑道: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就成了“笔杆子”这样一种工具?文章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和历史上陈布雷等“笔杆子”的人生悲剧,对现实生活中大量文化人由“人”而沦为“笔杆子”的现象表达了深切的悲哀和愤怒。最终提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观点:不做“笔杆子”!

既然以“杂文”自诩,还是要敢于解剖社会,解剖别人,也解剖自己。我想,只有源自良知、正义、勇毅和内心智慧的文字,才可以当得上“杂文”两个字的罢!

 

 

通联: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院魏剑美    邮编:4100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