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余秋雨称“大师”
各位说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大师”是谁啊?
你们可能会说苏格拉底啊老子啊孔子啊柏拉图啊牛顿啊爱因斯坦啊莎士比亚啊托尔斯泰啊巴尔扎克啊黑格尔啊,等等等等,我告诉你们吧,这些人统统统统不行,道理很简单,他们从来都不敢自称“大师”,也没有默许别人称他们“大师”,这就叫自知之明,他们真正厉害的话怎么就不敢让人称自己“大师”并亲自挂出这块“金字招牌”?
照直说吧,古今中外最伟大的其实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台湾的李敖,另外一个就是大陆的余秋雨(现在很多人都叫他“余含泪”,和山东那个作协副主席“王幸福”构成了一副完整对联)。
为什么这样说呢?
你不看那个李敖走到哪里都引用别人(而且是名人,比如林青霞啦,总之是漂亮的花瓶名人,不可能是文化名人)的话说“李大师你如何如何”,李敖不仅占用了过去和现在的“大师”名额,还占用了“五百年内”的唯一的“大师”名额。李敖到底凭什么称的“大师”我不知道(以我的判断他连最基本的生命尊严都不懂得尊重,号称反独裁但却为最大的独裁者美言,还为本拉登山呼万岁),我知道的是他已经造成了“大师”的既成事实。不管你认同不认同,人家就“大师”了你怎么着?这当然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凭这点苏格拉底他们就不行了吧?
再一个“大师”人选当然非余秋雨莫属了,不过余秋雨和李敖不同的是,他一向习惯用谦虚的方式来委婉表达自己的伟大光荣正确无比,比如给他挂牌“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他一边“躬逢其盛”胸带红花红光满面地出席讲话,一边扭扭捏捏地说自己本来推辞了的但盛情难却,好在“大师”比“老师”级别要底,自己就屈尊做一回“大师”吧!看起来是玩笑(也有人愿意称这个为智慧),事实上欣然接受了“大师”的既成事实。真是两全其美啊!能想出这样哄骗亿万民众招数拿他人当孩童耍的人,非最伟大的大师而何如!
“大师”辉耀,从此中国人可以像李敖那样为强权(美国除外)喝彩,百姓不必再“给政府添乱”,天下太平,大家都回家关起门来读余秋雨大师的“口红散文”,比如“我在塞纳河散布的时候”,或者翻翻李敖大师的诗歌,比如“一丝不挂见三围”、“一夜性交三百回”。看啦,这就是我们的“大师”,空前绝后,功盖古今!
附录:摘自余杰《不能沉默》
在一个信息不是自由流通的社会里,最优秀的作家往往不是最有名气的作家。近年来,在大陆文化界最出风头的作家是王朔、余秋雨、贾平凹、王蒙、莫言、池莉等人,在我看来,他们的文学才华与思想水平,实际上跟他们的名气成反比。浮在喧嚣的水面的,是那些轻飘而浅薄的水草;沉在宁静的水底的,才是闪闪发光的珍珠。真正具备了大师的潜质、甚至大师的实力和成就的作家,一般都受到官方的压制、媒体的冷落和大众的疏远。我个人认为,说中国当代文学一无是处显然是不公允的,在大陆和海外的华人作家中,能够与高行健相提并论的,有李锐、史铁生、阿城等人。有了他们的存在,中国的当代文学才不至于愧对后世。他们在八、九十年代的创作,给一九四九年之后长达三十年的文化沙漠增添了一点让人欣慰的绿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