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网搜索,居然搜到“魏剑美”和一个叫“赵先良”的人“合作”了一篇文章,叫《底层的尊严》,发表在武汉的《写作》杂志2007年第8期第18页上,留的地址为:湖北枣阳市实验中学。
这就不能不叫我自己吃惊了:这区区一篇小文,我一个人都搞不定,还需要从自己从未去过的“湖北枣阳市实验中学”去找帮手!而且发扬美德将稿费地址留给了这个“赵先良”。
我自己先前也做报刊编辑,见识过不少这类寄居在作者身上的虱子,他们到处抄袭或者拼凑,稿子天女散花,不仅盗用人家的劳动成果,还败坏作者名声。记得一个来自安徽的稿骗子换无数个地址到处投寄抄袭来的稿子。我们当时予以公开曝光,原本计划进一步进行法律追究的,没想到当时正赶上报刊整顿,严重压缩党政机关举办的报刊,我们的《生命》杂志因为隶属于湖南省计生委,所以也不得不停刊。后来我在不少刊物上又看到那个署名“郭某某”的骗子屡有斩获。
我还见识过一些报刊编辑自己无耻到抄袭、剽窃作者稿子的。某杂志刊载我的文章《一个牙痛患者是怎样破产的》,署名居然是“绿叶”,我原本以为是谁抄袭了去投稿的,打电话过去询问,编辑称是为了让作者构成看起来多元化,所以改了名字请我谅解云云。我心里顿时明白了,这一定是这编辑本人为了冒领稿费而有意为之。
现在的“野鸡报刊”和“野鸡作者”数不胜数,作者常常防不胜防。但我们更需要联合起来,见一个这类不要脸的人就一定追究到底,最起码也要公开他们的嘴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