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想做将军的歌手不是好歌手
文/魏剑美
世界上总是有很多不明事理的人,比如宋祖英被授予少将一事,说东说西的人就多了去。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既然发嗲发得狠的可以做教授,跑步跑得快的可以做博士,作秀做得真的可以当委员做代表,造假造得好那更是“数字出官”,人家一个唱歌的唱得好了怎么就不可以做将军呢?
有人说宋祖英只怕连枪都没使过更谈不上保家卫国,这样的“将军”简直是世界军界的大笑话。这当然是“思想解放”得还远远不够的迂腐之言。这些年来,从没教过书的“教授”“博导”、没写过作品的“国家一级作家”、认不全26个英文字母的博士和MBA、没读过《红楼梦》的“红学专家”、不知道法律条文的法官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再多一个没拿过枪的“将军”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道理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宋祖英拿薪水的地方是部队,所以她可以做“将军”;赵本山在电视上扮演农民形象(尽管是拙劣的形象),所以他就是“农民代表”;王宝强成功的尽管同样是娱乐圈,但好歹是农民出身顺理成章也就成了“进城农民工代表”……说到底其实都是“形象工程”,与他们本来做什么的是不相干的。
这市场化社会了嘛,人最需要的其实就是一个“注意力”。你有了知名度,得什么样的名分都是有道理可讲的。所以别说名人明星们得什么“将军”、“博士”、“教授”、“代表”、“委员”、“劳模”不足为奇,就算哪一天授予他们“院士”头衔都是很有可能的。终究他们都比袁隆平长得好看,也更讨人喜欢。这样的“院士”还可以在“年轻化”、“性别比”、“民族构成”等方面显示出数字统计上的可喜进步,真是何乐而不为啊!
拿破仑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今天看来要修改一下,“不想做将军的歌手不是好歌手”,如此则既“符合国情”,也顺应潮流了。
纪事: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以深切哀悼在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昨夜,校园里有学生合唱《让世界充满爱》,闻之动容。
通联: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院魏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