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边缘思想录 |
换种活法,不仅体现抉择的内心勇气,也源于豁达的人生智慧。
换个起点,换种活法
文/魏剑美
比尔·盖茨辞职了!
年仅51岁、正处在事业巅峰状态的比尔·盖茨,居然选择从他一手缔造的伟大微软帝国中逃离!
很多人都备感困惑:他到底要干什么啊?
贵为世界首富的他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趁着还算年轻去做点别的,换种活法。
换种活法,事实上就是去领略别样的人生风景。对于生命这趟单程旅途来说,最大的遗憾是每个人都只有一条线路,绝大多数人就在这既定的方向上耗完了自己或长或短的一生,尽管这未必就是自己最喜好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井底之蛙永远不知道天地的宽广、夏虫永远不了解冬冰的酷寒一样,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想象另一种活法的自己会有怎样的人生况味。
换种活法,不是为了逃避现实的困境,也不是为了更高的发展,而更多是因为生命中那些被轻慢了的梦想。就像飞人乔丹在篮球事业最为鼎盛的时候选择去打棒球。在乔丹的心中,棒球也是他的梦想之一,即便已经成为篮球史上至大独尊的“古今第一人”,也无法告慰他心中的另外一个梦。为此,他宁愿远离献花和掌声,屈尊去做一个三流棒球手。只因为,再不去尝试的话,不再年轻的自己将永无机会。
“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曾经率领五支不同的足球队杀进世界杯决赛圈,创下了后人难以超越的奇迹。但他却坚持认为足球并不是生活的唯一,人生的精彩就在于多种形式的体验与尝试。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报界奇人、《体坛周报》社长瞿优远宣称在45岁时就退休—---不管那时候的自己在事业上是多么成功或者多么不成功。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办报成了他唯一的工作内容,如果再不留出时间来尝试别的梦想,那么这仅有的一生将注定因为错过报业之外的精彩而深深遗憾。
对于仅有一次的生命而言,是很难用金钱、职位、桂冠来衡量“成功”与否的,因为它们很可能根本无助于生命本质的快乐与欣慰。呼风唤雨的总统与散淡随意的果农、坐拥金山的富豪与砍柴伐樵的山民、衣冠楚楚的文豪大腕与流浪街头的落魄艺人,我们很难确知谁的生活方式更吻合他们本来的情感轨迹与生命逻辑。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远离自己梦想的人,就是最懂得款待生命的人。
我们绝大多数劳作度日的芸芸众生不可能像比尔·盖茨、迈克尔·乔丹、米卢蒂诺维奇甚至瞿优远那样潇洒而决绝,但于忙忙碌碌的“正业”之外尝试去追寻那些与“事业成功”无关的梦想,其实就是善待自己的一种方式。过于执著于“发展事业”、“功成名就”,很难说不是对生命过程的疏忽与怠慢。
换个起点,换种活法,不仅体现抉择的内心勇气,也源于豁达的人生智慧。
通联: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院魏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