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培训,难如行医
三石
中国出版业是没有专业培训师的,我只能算是半个,至今还坚持着。似乎在中国出版人的意识中,“讲座”比“培训”更流行,而我则坚持做培训而不是讲座。站着讲是培训,坐着讲是讲座或报告,我一直是站着讲的。
作为商人,出版人常常是功利的,而作为文化人,有时又是自大的,所以,出版培训不好做。受训者如果从来没有听过你的课,那么当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你往往会看到众多审视的目光,仿佛在问“你是谁?你懂什么?”有不少人会抱着本书,在台下开小差,有的干脆就在开讲几分钟后开溜。老实说,我兼职做了12年的出版培训,前3年专门研究如何在三四个小时中让99%的听众不开溜,让大家的大脑不停地跟着转。结果是,很多人说听我的课很累,不敢开小差甚至上厕所,就怕有关键细节没有听到。我听后偷偷地笑,小有自豪。
比较专业的出版业培训师不好找,更不容易培养。总体来看,出版业请的讲师大概有两种,一是业内成功人士,比如总编辑、资深编辑和畅销书编辑等;二是业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其中,前者是目前出版社请得比较多的,特别是超级畅销书策划人,而其中,又有一些区别。一种是只讲自己如何操作畅销书的,台上讲得精彩,台下听得热血沸腾。受训者沉浸其中,仿佛那本畅销书就是他自己策划出来的。但是,热度过后就会明白,那些特殊的经验难有复制性,自己还是干不了,等于白听。另一种是有所保留地讲,不愿意掏出“真经”,怕培养出N个竞争对手,于是,不痛不痒,打打太极,让大家摸不着头脑。第三种则是由于缺乏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受训者不但听得费劲,还不知所以然。因此,在国内既能做出优秀畅销书又能讲得有水平的寥寥无几,而有的畅销书策划者只能讲一两次,因为机缘大于能力,连他自己都没料到能做出畅销书。所以,我认为,出版社不一定非请超级畅销书操盘手不可,应该请那些能长期策划畅销书和常销书的出版人传授经验,毕竟,培训的目的是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从各种案例中提炼出选题策划和市场推广规律、方法和技巧。
现在的矛盾是,
国营书店的普通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时常常心不在焉,因为,他们大多觉得资格老,只要教材教辅还存在,就没必要进行营销创新,做了甚至会吃力不讨好。不过,国营书店的经理级人员则听得比较仔细。有一次,在某发行集团培训会的互动环节,一位经理站起来问了一个十分务实的问题,即新开张的新华书店门店地处偏僻郊区,如何能让书店具有人气?我提供了一些思路,但是,他仍觉得不过瘾,希望我当场给他们出个“绝招”。亏得自己是“老江湖”,我当场给他出了三个绝招,全场掌声雷动。有些听众一定当场让培训者说出个子丑寅卯,没有两把“刷子”,根本不行。
在出版业,做咨询性培训,即围绕受训出版机构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是最受欢迎的。在整个培训中,如果能留出一部分时间对最要害部位下些良药,解决实际问题,那是最好不过的。
是的,出版培训,难如行医
《出版人》杂志2011年3月“专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