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扫干净了,五脏六腑才能康健!

标签:
健康 |
分类: 何裕民论健康 |
众所周知,观念指导行动。观念指导心理行为。因此,真的要安顿好心,要养心,就要从观念,特别价值观的育化做起。
周国平先生在《把心安顿好》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了一个重要观念:“好观念也养生”。笔者非常认同这个观念。他强调说:“说到底,人在世上活着,就是一个价值观问题”。对于个人来说,价值观决定了人生境界,也左右了他的心身健康水准;对于国家来说,价值观决定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及其能否可持续发展。
“生命所需要的,无非空气、阳光、健康、营养、繁衍,千古如斯!古老而平凡。但是,骄傲的人啊,抛开你的虚荣心和野心吧,你就会知道,这些最简单的享受才是最醇美的。”“生命是人的存在的基础和核心。个人建功创业,致富猎名,倘若结果不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空间有何价值?人类齐家治国,争霸称雄,倘若结果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究竟有何价值?”
“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一颗澄明的心,当一颗心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之后,它就既没有能力享受安静,也没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欢了。”
他进一步说:“一个人越是珍视心灵生活,他就越容易发现外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对于没有内在生活的人来说,外部世界就是一切,难免要生怕错过了什么似的急切追赶了。”“我们的行为被错误解读,美好的初衷就很容易丢失。”这些睿智的哲言,是否能够给我们很多启示呢!
的确,现今社会,人们很多问题,很多纠结,很多困惑,包括很多躯体疾病的深层次根源,都是源自心灵的不安宁。荀子就曾经如此表达:把“心”扫干净了,灵魂才能安居!尔后,五脏六腑才能稳定康健!今天,欠缺的不正是这些吗?如今,外面的诱惑太多!自我的心灵没好好安顿,焦虑、烦躁,情绪不安,接踵而至的是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包括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等。所以,不管康健与否,都需要把“安顿好心”作为活着的首要任务,心身和谐了,才既能快乐生活,又能防病保健,还可帮助你“守住健康”,或者有利于病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