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大学毕业答辩杂记

标签:
教育加拿大宋体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后中医日本韩国答辩论文杂谈 |
分类: 何裕民文集 |
每年到这个时候,心情都会有些波澜。想起几年前,一张张幼稚的面孔还充满了迷惑;进入到课题组,伴随了我三年,这三年中,给过他们建议、指导和帮助;有被我表扬过,当然也有被我批评过。三年中,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见证了他们的成熟。今天,他们不再是愣青头了,一个个已经有勇气站在博士论文答辩台上,接受专家的质询与辩驳。作为导师,我替他们高兴。
说句实话,这么多年来,我指导下毕业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具体有多少,都记不清了,五十多个应该有了。毕业后,学生散布各地,香港的,台湾的,加拿大的,韩国的,日本的,国内的就更不要提了,基本上每个省都有了。很多同学毕业了还一直跟我有联系,现在已经有几位做到了正教授级别,还有做领导的,开公司的……平时能收到他们成功的消息,过年过节的时候,能收到一条他们发来的短信,也算是对我的一种回报吧,我也为他们的成功感到高兴。
中医学研究生作为将来中医传承的主力军,培养质量问题很重要。这么多年来,我对研究生培养始终坚持宽进严出原则,在进课题组之前就跟他们说清楚,来我这不能混日子、混学位,也曾经有学生不拿这句话当回事,结果被延期了。研究生大多20多岁,正是生命中的好时候,要抓住这段好时光,抓紧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不能虚度。
学生一拨拨的进来,又一拨拨的毕业,现在回想起来,我做导师也整18年了,想起那些曾经在我的指导下毕业的学生,看到他们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这么多年我的辛苦也值了。
长风破浪会有时,再次祝我的研究生们工作顺利,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