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本主义与肿瘤的新防治观

(2008-07-23 22:58:44)
标签:

人本主义

生物医学模式

自然疗法

肿瘤

过度治疗

杂谈

分类: 医学与人文

 

    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范围内“人本主义”思潮回暖。促成这股回暖大潮的因素众多,发达国家进入了战后相对稳定和富庶的社会现状,人自身的价值大幅度提升,也许是主要因素之一。在这股大潮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呵护人类自身的利益和健康。在医药学领域,至少有两股思潮与之多少有点瓜葛:一是药学界和饮食营养界的“回归自然”风尚;二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出现。

    就第一类风尚而言,以前曾提及的加利·纽尔就极力推荐在癌症治疗中充分运用饮食营养等自然疗法。他列举了北美许多成功运用这类方法治疗癌症的医师或机构的事例,加以宣传、推广。而笔者曾接待过的美国肿瘤医师G.Nun教授,更是极力主张用无伤害的自然疗法帮助肿瘤患者生存下去。总之,注重人本主义,强调回归自然,从理念上来说是正确的;在医学领域,它也是对过度伤害性治疗(特别在肿瘤领域)的一种反叛。尽管该股思潮远未整合成一股得以完全独立应对肿瘤问题的科学势力,所运用的具体方法上也常支离破碎,存在着许多可商榷之处,但这一理念已深刻地影响到了肿瘤治疗之中。例如,在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第38届年会(2002年)上,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学者就再一次强调了他们对肿瘤治疗的学术观点,叙述了他们从过去的以治疗患者癌病灶为中心,转向以患者的疾病、心理、生存质量和其社会适应能力为中心的重要转变,而后者正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一种体现。

    对于这股思潮,我们也作出了明确的呼应。在笔者所著的《现代中医肿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3月版)中,我们把“‘以人为本’新防治观的确立”定义为近20余年来国际肿瘤治疗的重大新趋势,并进一步阐述为:“治疗中应摈弃只杀癌不顾‘人’的弊端,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强调医疗的‘增悦’原则,强调应以较小代价(包含以机体较少伤损),取得最佳的长期疗效。”“因此,应强调科学、合理、综合原则,应借助循证医学提供的证据,科学地组合多种治疗方案和方法,对于各种创伤性治疗,应强调适度原则,努力避免治疗过度,伤损太大而得不偿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