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班主任与智障学生的日常交流——Syq

(2017-12-12 11:22:36)

【摘要】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与智障学生之间的关键联系人对于实施智障学生心理辅导以及日常习惯有着不可回避的责任这是对新世纪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内涵特殊教育学校的对象是一群存在各种缺陷和障碍的学生,班主任有意识地对智障学生个体或体施加直接或间接的有效影响并把心理辅导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智障学生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帮助智障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班主任  心理  德育

 

 

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既关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又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的当下,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与智障学生的关键联系人,对于实施智障学生心理辅导以及日常习惯有着不可回避的责任,这是对新世纪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内涵。

由于社会或者家庭的原因,智障学生与外界、与他人的日常交流与沟通相对于正常学生来说,他们常常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日常的交流和沟通自然有很大的欠缺。加之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因素影响,他们的情绪与情感特征常常表现为:幼稚,不稳定,会突然“大哭大笑”,表露在外,内心体验不深刻;调节能力差,只受机体的需要和激情支配,何难按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行为标准来调节和控制;高级情感发展迟缓,如,荣誉感,责任感等精神需求;个人意志行动差,自卑,遇到困难就放弃。所以,对智障学生来说,日常的交流与沟通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

普通学校的班主任面对的对象是有思想、有自尊的正常学生,而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面对的是无拘无束的残疾学生。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班主任起到了主导作用,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用不抛弃不放弃的耐心去等待他鼓励他。

   耐心是每位老师都具有的,但作为智障学生的班主任老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耐心呢?我认为,应该有不抛弃不放弃的耐心。对他们要拿出铁杵磨成针的心态和精神。

我班有一个男同学,他今年十四岁了,有点自卑,情绪不稳定,而且能做事但比较懒,在课堂上他声音很大,用懒洋洋又不清晰语言附和老师,所以他有时处于低头很深又倔强的状态中。这时就需要耐心去引导他,用行动告诉他“我们在等你,等你抬头,等你变得自信,等你变成阳光少年”。每当布置学习或者日常任务时,我总是先叫他的名字“吴某,老师相信你能做好,需要帮忙就叫老师好吗?”先稳定其情绪,然后布置其他同学的任务,布置完后,就走到他身边手把手教他,一次不会两次,两次不会三次,直到他做出了模样为止;或者他在课堂上他用很大的声音附和,我总会先叫他的名字“吴某,你先听老师讲完停下后再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好吗?”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能感觉到他在控制自己为止。现在他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提高,并且在班级劳务中能做得有模有样,在课堂上能坐好,也能坚持眼神跟着老师十分钟移动。所以,我认为不抛弃不放弃的耐心能给等待的路途增添有丝丝阳光与希望。

 

2、用浓烈的爱心去关爱她。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是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的话。的确,智障学生的班主任单靠丰富的知识去教育是不够的,还得靠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她们,以无限的爱去感化她们,让她们时时处处感受到你的关心和呵护,这样你才能打开她们的心扉,让她们更听话了。

  我班有个女同学,唐氏,长得漂亮,她叫小薇,初次见面根本看不出眼前的她是个智障儿童,但一和她说话就知道了,她不会和你对话交流,在多次接触中,慢慢地才会用很小的声音简单一两个字回答我,可能是还没有习惯我,上学期只是代理了一个月她们班主任,这学期开始就是完完全全成了她们班主任。我们班女生多男生少,大多数都是唐宝宝,并且普遍喜欢唱歌跳舞,小薇就是其中一个;每次看到她,我都会主动叫她“小薇,你好”,开始几次碰到她跟她打招呼,她都是马上低头,接下来我继续保持微笑跟她打招呼,她会露出淡淡的笑眼回答我“苏老师好”;更欣慰的是,有一节课校外社会爱心人士在我们班上开展互动活动,我主持游戏,在我点到小薇要接受表演惩罚的时候,我还是有点担心她不会上讲台表演,但很意外的是她害羞地走到讲台上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也许那时候她在老师和志愿者阿姨的关爱下内心是很快乐的,所以她愿意大胆地表达出他的情感,在后来的日子里,隐约地发现她跟老师和同学之间多了一些交流。我相信,只要老师对她有特别的爱,她会在爱的滋润下健康快乐成长。

 

3、班主任要“眼勤”、“嘴勤”。

   蒙台梭利:当为孩子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后,我们必须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盲目帮助孩子的冲动,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总是去干涉他们,当然也不能漠不关心。当孩子专心地去做他们眼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会非常安静,乐在其中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这时,我们什么也不需要去做,只需要站在孩子的旁边默默观察他们。做智障学生的班主任,不仅要观察表现平时还要十分注意学生情绪上的变化,要多看多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班的谭某同学,自闭症,情绪上有障碍,只要他看见同学哭,或者同学很高兴大声笑,他就会站起来大叫到处乱串,甚至拍桌子。知道他有这个坏习惯后,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都十分注意他的举动,有时他刚想下位子走动,我就走到他面前注视他,并且目光是严厉的,他渐渐地就不敢了,走动的次数少;“眼勤”也可以避免一些危险的事发生。

   “嘴勤”并不意味着老师滔滔不绝地说,上课说,下课说。“嘴勤”要适当,要经常改变角度,改变方法。我们班的学生还有一个普遍性的特点就是懒散,特别是吃饭的时候,速度特别慢,这个学期我们班转进一个女同学,洋洋,有一次中午吃完饭,食堂里差不多只剩我班的学生了,我发现洋洋只有洋洋吃完了坐在那里看她天天拿在手中的画,我走到洋洋的旁边,对正在慢动作吃饭的学生说:“同学们看,洋洋吃饭吃得真好,速度快而且吃得干净,我们的洋洋非常棒。”这时班长对我举着碗筷对我说“老师,我要吃完了”“好,真棒,吃干净去洗碗”。在第二天的晨会课上我就此事说了一遍,很严肃地强调要在响音乐的时候洗碗去。后来发现每次我吃完饭去食堂洗碗的途中或者在洗碗的时候,都会迎面来个班上的学生说“老师,我吃完了”。所以,我相信,学生的一些坏习惯会在语言的积极引导中慢慢地改变。

  

  总之,当智障学生的班主任是千头万绪的,但只要在管理的过程中以及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诚的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树立起自尊感,树立起自信心,树立起班级荣誉感,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享受到学校生活的欢乐,我坚信什么样的班也能变好,多么固执的孩子也能让他变得积极向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