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临朐报社征文”:牵手廿三年

分类: 随手涂鸦 |
“我与临朐报社征文”:牵手廿三年
想来有趣,我与临朐报社的缘分始于一次全县高中青年教师优质课、优秀教案评选。那次活动是1994年5月初在临朐四中举办的,当时我在地处寺头黄崖根的临朐九中任教,接到评选通知后做了精心准备,获得了优秀教案单项第二名。正是这次评选活动,让我结识了二中历史教研组长、资深历史教师张乐岩,憨厚质朴如老农的张老师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我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并邀约我周末到他家就历史教学进行了深度交流,让我这个从教4年的年轻教师茅塞顿开。回校后,张老师的谆谆教诲萦绕在心头,他高尚的人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激情也深深感染着我,我情不自禁拿起笔写下了《乐岩老师印象》一文,投寄给《临朐信息报》。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几天,拙文就发表在5月18日第四版。拿到样报的那一天,我欣喜若狂,将报纸从一版到四版逐字逐句阅读了一遍,然后珍藏起来,一直保存到现在。
1995年是农历乙亥年,就是传统的猪年,而且闰八月。这年寒假过后开学的第一节课,我抛开教材内容,结合自己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方面的点滴研究成果,给学生们讲了阴历与阳历的区别、闰月的产生、二十四节气与农事安排等内容,还沉浸在农历新年欢乐中的学生们很快就收回了心,听得津津有味,咂舌称赞。课后,我撰写了科普文章《闰月的由来》,邮寄给临朐报社,发表在3月11日《临朐信息报》上。这两次投稿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写作兴趣,我在上课之余,将大部分闲暇时间都用在写稿投稿上。很快,就在《联合报》(《联合日报》的前身)、《中国青年报》、《潍坊日报》等报刊发表了文章,仅1995一年就有30多篇稿件见报。第二年,我29岁时被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成为临朐县拥有中级职称最年轻的教师。
1996年调到营子五中工作后,我与临朐报社的感情更加深了一步。我记得《临朐信息报》从1997年元月更名为《临朐报》,在随后短短一年时间里,先后刊发了我撰写的散文、教育随笔、小小说多篇,如今能记起篇名的有《书痴》《困惑》《家庭教育勿与学校教育脱节》《二叔》等文章。更加让我激动的是,因为一篇通讯稿件,我与报社主编孙秉明有过一次极为融洽的合作。当年临朐五中的教育教学成绩位居全县高中学校第一名,我所教的历史课期末考试平均分81、03,优秀率67%,在全县遥遥领先。临朐报社主编孙秉明得知这一消息,亲临学校进行采访,他在详细、全面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后,鼓励我撰写一篇通讯稿件。我熬了两个通宵后交出了一篇1500字的稿件,孙主编和颜悦色地阅读完,诚恳地指出了文章的亮点和不足,一边动手修改一边将自己撰写通讯报道的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使我受益匪浅。最终这篇由孙主编亲笔做了数处修改、文从字顺并将题目定为《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通讯发表在1997年7月9日的《临朐报》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通过这次面对面改稿实践,我被编辑老师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对普通作者的诚挚鼓励感动着,他们的认真、严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临朐报社人的高素质和高品位,我也更加热爱家乡这份宣传身边人、传播身边事、弘扬正能量的报纸了。
后来,无论《临朐报》更名为《潍坊日报·临朐版》,还是发展为《潍坊日报·临朐新闻》,它都是我心目中的“金牌报纸”,不仅仅每一期报纸我都仔仔细细阅读,研究、琢磨每篇稿件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还会把自己宣传临朐教育、弘扬主旋律的得意之作投寄给它。刚刚过去的2016年,《潍坊日报·临朐新闻》就推出了我撰写的宣传淌水崖水库精神和学习牛寨党支部先进事迹的散文《与淌水崖水库的三面之缘》《安托心灵的桃花源》两文,让我感念在怀,激动不已。
掐指算来,我与临朐报社结缘已经23年了。这23年,正是我专业成长最快、成果最丰硕的时期。在它的鼓舞和滋养下,我教学激情不减,教学成绩优异,并在通讯报道、教学论文、文学习作等方面年年都有突破。正因为教学、教研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于2013年被评审为山东省首批正高级教师,一个身在一线教学的普通高中教师戴上了“教授”帽子。今天,回味着与临朐报社的缘分和难忘故事,我心中回荡着一句古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以后的岁月中,我会和你一直紧紧牵手,因为一路上有你,前行的路便不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