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街道教育园区采风随感

分类: 性情流露 |
城关街道教育园区采风随感
春和景明的美好日子里,县教育写作协会、摄影协会到城关街道教育园区开展了为期一天的采风活动,从中心幼儿园到城关小学到城关中学,一路走来,整洁的校园、先进的设施、高效的课堂、过硬的质量、阳光的师生,都深深感染着每一位会员。震撼、感动之余,我也在寻找城关教育园区在短短三年间华丽蝶变的原因,探寻其中蕴含的教育启示。
校长(园长)的格局决定学校(幼儿园)的发展高度
城关街道中心幼儿园2014年投入使用的当年就通过了省级示范园验收,随后屡获县政府教学成果奖、先进单位称号,在故事教学和特色美术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城关小学由六处农村小学合并而来,建校三年获得潍坊市“教育管理”创新奖、临朐县素质教育示范校等多项奖励,在数学问题主导教学、英语趣味写话教学、生活化随笔作文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城关中学是三所农村薄弱中学组合而成,2013年组建时属全县中下游水平,如今综合业绩已成全县标杆,2015年学业水平测试居全县镇街初中第一名,2016年列全县第三;教育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居全县初中第一名,综合督导评估连续两年居全县初中第二名;科技创新项目获7项全国一等奖、26项山东省一等奖,是全国七巧系列活动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科普示范校。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导因素是幼儿园和学校负责人的大格局、高素质。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城关教育园区的发展中得到了切实体现。幼儿园园长王凤萍品味高雅,理念超前,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作为追求,大力倡导“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致力于培养“健康的、活泼的、智慧的”全能宝贝,绝不做“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推手,心无旁骛创设最适合儿童的教育,这份超人胆识和执着坚守,让城关幼儿园这朵稚嫩的花朵娇艳芬芳,香飘万里。城关小学校长张华奎温文尔雅,属于典型的文化型校长,他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宽广的视野,努力打造符合学校实际、散发着浓浓真、情、善、美的红叶文化,通过打造出彩教师团队、推行“红叶光华”课程体系、培养“美善”学生,让每位师生都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名片,绽放出绚烂的光华。城关中学校长秦学聪思维活跃,个性坚韧,带领一班人确立了“全力创造充满活力的和谐幸福校园”目标,强化学校软件建设,经过科学调研,确立了“一导五步十环节”教学模式,重在激活教师内在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让学校迅速跻身全县一流学校行列。
这三位校长(园长)都拥有大胸襟、大情怀,既有传统士人的风骨,又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浸润,办学理念独特,办学视野前瞻,办学目标高远,办学措施扎实,始终遵循教育规律,“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为城关街道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科学合理的长期规划领航学校(幼儿园)健康发展
优质化教育,必须规划先行。城关中心幼儿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编制园区发展规划,第一年硬件设施配齐全,开全课程不落后,创建省级示范园;第二年特色发展显成效,园本课程序列化、成熟化;第三年园本特色活动深入化,保教质量和水平达到市级一流。
城关小学面对农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师资结构性缺编、学生素质不均衡等实际,确立了“一年有形,两年有声,三年跟先进,四年成体系,五年超先进”的规划发展目标,建校第一年学校各项工作逐渐步入规范。为有效推进学校发展,办成县内先进、市内有名的优质小学,学校集合各方面智慧,制定了《十三五学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了“一切以爱的名义”的办学理念,实施“一三四”战略,紧紧围绕学生健康快乐这个中心,做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育人环境、教师专业水平三项重点;做实“构建平安校园”、“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书香校园构建”、“特色学校创建”四项工程,五年内建成省级规范化学校。
城关中学针对三所薄弱初中合并伊始人心不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审时度势,出台了《2013——2016年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出第一年打好基础,站稳脚跟、稳步前进;第二年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寻求突破;第三年突出质量,形成特色,争创一流的发展蓝图,以科学课堂为载体,提升教育质量;以制度建设为统帅,提升管理效能;以全员评价为抓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做大做强科技创新“蛋糕”,争创全国示范校。目前这些目标均已实现,现在正在集思广益,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
学校规划就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大法,如同国家的“宪法”,一旦制定出来并被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就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三个单位都按照各自的规划不急不躁,迈小步不停步,有效避免了朝令夕改带来的混乱局面,杜绝了学校(幼儿园)工作中的内耗现象,凝聚起全体师生智慧,整合起校(园)内外资源,共同为实现目标去奋斗。它们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科学长期的规划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导航灯,万万不可小觑。
踏踏实实拼搏奉献是学校(幼儿园)发展的基石
教育发展最忌讳急功近利、虚夸浮躁。学校(幼儿园)工作千头万绪,又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铺下身子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赢得社会各界的点赞。城关教育园区三年多的发展历程,印证了这一点。中心幼儿园琳琅满目的文化创设和活动场地安排,都是王凤萍园长带领老师们一点一滴布置起来的。小班、中班、大班三个楼层分别以“生活风”“农家乐”“中国风”为主题的走廊文化建设一个项目,就耗费了王园长和老师们三四个月的休息时间,她们一件件征集实物样品、手把手指导幼儿制作充满童真的展板、一张张描绘独具特色的风景画作,没有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幼儿园的涂鸦墙、新闻墙、阅读书梯、童星出版社、亲子书屋、科学发现室、绘本馆、家庭小书坊等让人眼前一亮的“空间场”,都是她们利用幼儿离园后的闲暇时间搭建出来的。
城关小学刚建校时,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张华奎校长通过细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总结出了学生行走习惯、上下楼梯习惯、楼内活动习惯、室内习惯、候乘车习惯、就餐习惯、如厕习惯、节能惜物习惯等八种习惯,并分别制定了具体的规范细则和评分标准,从细处抓起,进行严格训练,让这些优秀行为品质根植在学生心中。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准,张校长以身作则,一直兼任六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程。一个2500多名师生的学校当家人,平时的管理任务已经相当繁重,还坚持站稳讲台,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城关中学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难度大,校委会成员总是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学校急事难事冲在前头,不讲条件,不计报酬,默默奉献,为教职工作出了表率。2016年6月14日晚临朐遭遇特大暴雨,学校大门被冲走,全校停电,在紧急时刻,从校长到教师都心系学生,他们包靠楼层、包靠班级,既要安抚在漆黑教室里惊慌的学生,又要趁雨小之际组织学生安全转移到宿舍,历时近两个小时,用自己湿透的身躯换来了1300多名学生的安宁。
教育无小事,事事总关情。正是全体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无私奉献、拼搏进取、兢兢业业,才成就了城关教育园区今天的辉煌。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一定会在规范发展、内涵提升、品牌创建中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马玉顺,正高级教师,临朐县教育写作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