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新华网,特此说明)
手机也可成为教育孩子的有益补充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中小学生该不该用手机的问题,向来态度明确,那就是“该用”。不必讳言,手机早就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了,据媒体报道,2010年,我国手机用户将达到七点四亿,占中国人口的一半多,而习惯用手机阅读的用户将占到手机用户的一成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让中小学生绝对远离手机是不现实的,也容易造成青少年一代与快速发展的社会脱轨。更何况,中小学生拥有手机,能够快捷地与父母、师长和同学沟通,能够增进亲子关系,加强同学友情,益处多多。
多数家长和老师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从根本上说,是担心中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利用手机做一些与正常交流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影响了身心健康成长。其实,这些家长和老师的担忧,正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小学生用手机干什么。既然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是大势所趋,也很难禁绝,我们就只有正视它,并教育他们合理、正确地使用手机。学校方面可与家长密切配合,用相关制度来规范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可以使用手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不能使用手机,要让学生养成文明使用手机的好习惯。同时,还应该看到,手机也可以成为教育孩子的有益补充,全美学校管理者联合会就认为,学校应该鼓励手机在课堂上使用,让它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读报得知,一位英语老师上课时就经常利用手机的电子词典功能,让学生翻译句子,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增强了学生使用手机这种高科技手段学习英语的兴趣。由此可见,科学的教育和恰当的引导,是完全可以让手机为教育教学服务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