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6日

标签:
贵州大学黄俊杰学会活动文化教育 |
分类: 学会活动 |
爱与美的展现
——序《践远集》
曲 沐
作者简介:曲沐(1933—2018),山东牟平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理事,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古代文学,特别是明清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在《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蒲松龄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已出版《红楼梦会真录》《红学百年风云录》(合著)、《烟霞集》等著作。整理校注程甲本《红楼梦》(合作)、亚东程乙本《红楼梦》(合作)及点校《混唐后传》、改编《歧路灯》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爱与美的展现
——序《践远集》
曲 沐
黄俊杰教授是我的得意门生,我是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现在是国内知名的影视美学专家,省内最早涌现的一批影视美学专家之一,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黄俊杰教授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专家、学者和教授,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他坦诚质朴,忠厚善良,平易谦和,从无骄矜和偏执。《礼记·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论语》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黄俊杰具有一颗仁爱的心、挚爱的心:爱他的家乡,爱他的父母,爱他的妻儿,亦爱他的兄弟姊妹。“入则孝,出则悌”,在家很孝敬父母,来到社会上,与朋友和同事都很能团结和友爱。他亦爱他的学校,爱他的老师和学生,爱他所从事的专业。他常说:“贵州大学是以精神乳汁哺养我的第二故乡。”所以他对贵大很有感情。他也爱写作学会,是写作学会副会长,对写作学会亦有很深的感情。鲁迅说:“创作总根于爱”,由于爱心所致,他极能发现美,感悟美。他是研究美学的,他的一些文章都写的很美,不仅理论文章如是,序跋文章如是,就是采风的散文创作亦如是。如对黔南三都县的石板寨,这里是曾以抗日闻名的民族村寨,他描写道:其“后面是一百多米高的被森林覆盖的山崖,天然屏障,其余三面是三丈多高的石头垒砌的防护墙,易攻难守的自然村寨”,“曾拒敌于寨外整整一夜”,写的甚有特色。再如《潮水若断好吹箫》,描写赤水四洞沟瀑布:
这些散文都写的很美,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散文尚能表现出一种童心。李贽曰:“童心者真心也”,其真纯于孩提之间。他出生在
黄俊杰的学术研究,从来就有一种锲而不舍,集腋成裘的精神。若干年来,撰写了150多篇有关影视的学术论文,计有100多万字,得奖十多次,并获有国家级、省级大奖。就是退休以后,仍然笔耕不辍,潜心于影视美学新课题的研究。而且,自2002年以来,培养了13名影视美学硕士研究生,为贵州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还在教学之余,多方关心乡土文化的发展,极力扶植本乡本土的文学创作;他还以极大的热忱关照本省影视艺术的创作与成长,比如积极参加《杀出绝境》电视剧的研讨。他的美学理论精髓,讲“和”、讲“善”、讲“真”、讲“爱”、讲“美”,成为省内影视艺术美学备受热爱与欢迎的美学理论专家。他精选出版的综合性文集《践远集》,有新近撰写的论文和评论,有为朋友著述写的序跋,也有采风散文,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心血。其实,就是爱与美的展现。学问作到这个分上,我想起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作学问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界也;衣带渐宽总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是一种比如,比如的很好,说明做学问是要经过这样三种境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建树,有所成就。看来,俊杰是经过这三个境界的,从博览群书,知识积累,到废寝忘食,惨淡经营,到有所发现,有所建树,这是很不容易的,难能可贵的。祝俊杰晚年仍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继续不懈努力,继续发出自己的热和光。
黄俊杰学术研究与创作成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