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11月咨询师二级技能真题答案详解
(2010-10-24 11:27:18)
标签:
07年11月二级理论心理咨询师心理问题杂谈 |
分类: 心理咨询师 |
2007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卷(真题)
第一部分 技能选择题(1~100题,共100道题)
本部分由九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外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8岁,机关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平时工作繁忙,最近为迎接上级的一项重要检查,经常加班加点,但自己的孩子要参加升学考试,而妻子又在国外留学。他每日奔波忙碌,人变得憔悴、疲惫不堪,食不知味,连话都懒的说,近两个月来求助者心里总是不踏实,总害怕会发生什么事情,经常发脾气,有时觉得心慌,无力,工作效率下降,为完成任务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父母、同事都说他生病了,他去看了医生,吃了几副中药,仍不见好转,于是前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对自己要求严格,大学毕业后进入某机关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新任处长不久,就赶上上级的重要检查,曾在全处会议上表示一定要把迎检工作做好,但赶上孩子升学考试,时间冲突,难以解决。
单选:1.该求助者“心里总是不踏实,总害怕会发生什么事情”说明其存在的症状是(
A.抑郁
多选:2.该求助者“为完成任务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说明其(
A.自我要求严格
单选:3.该求助者目前主要的心理问题最可能是(
A.性格问题
单选:4.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最可能是(
A.一般心理问题
单选:5.对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咨询应按(
A.咨询师的要求
多选:6.对该求助者的躯体不适,心理咨询师认为应(
A.给予口服药物治疗
C.建议住院诊断治疗
多选:7.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表达共情时应注意(
A.不能因人而异
多选:8.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尊重应体现在接纳求助者的(
案例二
一般资料:一对夫妇为女儿的学习情况前来咨询,夫妇二人均是公务员,女儿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少年队干部,班级学习委员。
案例介绍:女儿从小对自己要求严格,遵守纪律,聪明好学,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是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平时学习成绩优秀,是同学们的榜样。父母要求女儿门门功课必须在95分以上,有时算术得了98分,在班上名利前茅,父母仍不满意,认为丢掉两分太不应该。对孩子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紧,目标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把女儿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老师也经常以这个学生的作为为范例,在全班进行讲评,号召大家向她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儿学习更加刻苦用功,丝毫不敢懈怠。但从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她常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有时拿起书本,就觉得头痛,两眼好像直冒金星,课堂上有时也感觉脑袋发晕、发胀,不舒服,晚上睡觉时常有失眠现象发生,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父母发现这种情况,非常焦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但各项检查都未见明显异常。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夫妇二人从高中到大学都是同班同学,各自担任班级干部和学生会骨干,学习成绩突出,经常受到校方表扬。毕业后二人成家,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成为单位的顶梁柱。35岁以后有了女儿,对其期望很高,要求很严。父母与孩子的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希望能共同把孩子培养成才。
多选:9.该案例中,女儿的躯体症状有(
A.身体疲乏
单选:10.咨询中心理咨询师最需要解决的是(
A.女儿的问题
多选:11.该案例中,与女儿问题有关的事件是(
A.曾经成绩优秀
多选:12.解决案例中女儿的心理问题,咨询师妥当的做法是(
A.与父母探讨解决方案
C.促成女儿来心理咨询
多选:13.对于该案例中的父母,咨询师妥当的做法是(
A.激发父母求助的动机
C.引导对女儿客观评价
多选:14.该案例中,女儿所面临的是(
A.学习问题
多选:15.该案例中,女儿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A.所学课程多
单选:16.针对本案例,心理咨询师最应视(
A.父亲
单选:17.对于该案例,咨询师还应了解的资料是(
A.女儿学习成绩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0岁,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每到考试就紧张焦虑,就会想:“又要考试了,要是考不好可怎么办?我怎么见老师、同学?家人、朋友又会怎么看我?”考试一天天临近,她的情绪一天比一天紧张,甚至想到考试的场景,就会心跳加快,浑身发抖。明明知道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可就是控制不住。求助者晚上入睡困难,有时半夜突然醒来,再也睡不着,只能睁着眼睛等到天亮,有时感觉不到饿,看什么都没胃口,吃什么都不香。受这种情绪困扰,无法正常复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厌学,感到身心疲惫。考试时或大脑一片空白,或越想越乱、会答的题也答不出。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求助者认为这样下去会越来越糟,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成绩就好,家长对其期望很高,特别关心她的学业,而她自小也比较懂事,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尊心较强,容不得失败。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与高中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求助者觉得学习较以前吃力,虽然老师同学也帮助其进行调整,但效果不明显,压力变大,精神紧张。
多选:18.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主要有(
A.心慌
单选:19.该求助者最主要的情绪症状是(
A.抑郁
单选:20.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
A.成绩下降
单选:21.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最可能是(
A.恐怖性神经症
单选:22.按照
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病程的评分,该求助者应评(
A.1分
多选:23.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性因素主要有(
A.家长期望很高
多选:24.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主要有(
A.自我要求严格
多选:25.对于该求助者,可以使用的咨询方法有(
A.合理情绪方法
单选:26.本案例中,最合理的咨询目标是(
A.考取全系第一
多选:27.在本案例中,若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不一致,心理咨询师(
A.不可轻信任何一方
多选:28.如对该求助者使用系统脱敏法,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取决于不同的(
A.求助者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4岁,退休教师。
案例分析:求助者兄弟姐妹多,父亲已多年前去世,自己主动把母亲接回家照顾,其大哥、大姐年龄较大,二哥体弱多病,二姐在国外,三姐照顾怀孕的女儿,因此都没有照顾母亲。求助者为赡养问题与哥哥、姐姐们发生矛盾,自己很生气,也为此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是家里最小的,母亲已经由我照顾多年了,同样是母亲所生,他们怎么就不来照顾照顾呢?我即使能干,照顾母亲也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事呀!我说他们,他们不听,为这些事总发生矛盾,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是别人不听你的话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也来照顾母亲,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他们应该听你的话,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我很生气,他们怎么这样不懂事!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他应该听。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话你肯定听。
求助者:对,……不对,(沉默)好像不是,别人说得对的我都听了,别人说得错我也没听。
心理咨询师:你刚说过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而你又讲了别人说得对的你都听了,别人说得错的你也没听,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我照顾母亲是孝顺,他们也有责任,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按你的意思,你照顾母亲,别人也必须听你的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对母亲怎样,你的哥哥姐姐就应该对你的母亲怎样。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你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你的哥哥姐姐不听你的话,不来照顾你的母亲所造成的。其实别人不来照顾你的母亲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一样来照顾你的母亲这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是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你照顾母亲这件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么?可我还没看出我要求他们照顾母亲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来时是怎样的?
求助者:当然有两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是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两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很对。
多选:29.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
A.赡养问题
多选:30.心理咨询师说“你能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时,使用了(
A.具体化技术
单选:31.“因此你信奉的是一个人讲话,另一个就应该听”表明心理咨询师(
A.实施对求助者的教育
单选:32.本案例中,最合理的咨询目标是(
A.消除行为障碍
单选:33.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强调了求助者(
A.行为
单选:34.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本案例中的B指的是(
A.和哥哥姐姐发生矛盾
C.哥哥姐姐不照顾母亲
多选:35.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话使用的技术是(
A.内容反应
单选:36.本案例中,求助者多次出现沉默,可能是(
A.困惑
多选:37.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以(
A.分析者
多选:38.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是(
A.鼓励情绪宣泄
单选:39.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改变求助者信念的方法是(
A.自我管理程序
多选:40.“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采用对的提问方式与技术是(
A.责备式提问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某单位职工。
案例介绍:求助者春节前到商场购物,人多拥挤,燥热,觉得透不过气来,胸闷、心慌,突然感到“自己快不行了”,有一种快要死了的感觉,因此非常紧张、害怕,手脚发麻、浑身颤抖。迅速离开商场,乘出租车到医院看急诊,经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正月十五参加一个晚会,又有类似症状发生,经治疗后缓解。春节后求助者专门住院检查,未查出器质性病变。从此症状经常发作,多时每周2~3次,少时每月4~5次,时间持续十分钟,时间地点场合均无规律可循,也无明显发作征兆,能自行缓解,曾多次到医院就诊,服过安定类药物,仍时有发作。发作时头脑清楚,客观环境并无相应可怕的事物和情境,不发作时生活、工作均正常。目前害怕一个人待在家里,怕自己死去了别人不知道,外出也需要亲人陪同。求助者曾对家人表示这样活着真是活受罪,不如死了算了。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9岁时曾经被自行车撞过,当时非常害怕,以后就把这件事忘了。24岁时,其母因突发心脏病去世,求助者异常痛苦。求助者性格较内向,做事认真细致,人际关系良好,夫妻恩爱,有一女儿上小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多选:41.该求助者主要的情绪症状是(
A.恐惧
单选:42.该求助者情绪症状的特点是(
A.躯体症状严重
多选:43.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有(
A.恐惧、紧张
单选:44.该求助者每次产生症状的特殊诱因是(
A.商场购物
多选:45.对于该求助者的诊断,需要把握该求助者的(
A.情绪体验
单选:46.对求助者的诊断是(
A.恐怖性神经症
多选:47.心理咨询师做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
A.疑病性神经症
多选:48.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量表是(
A.EPQ
多选:49.求助者“曾对家人表示这样活着真是活受罪,不如死了算了”说明其(
A.内心痛苦 B.有自杀倾向
多选:50.在等级制诊断系统中,关于焦虑与抑郁叙述正确的是(
A.焦虑是较高的等级
C.抑郁是较高等级
案例六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3岁,学校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同事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求助者受到惊吓后出现多虑,担心母亲及家人被车撞死,反复考虑这个问题,明知不一定被车撞死,但还是控制不住地想,想摆脱但摆脱不了。以后病情加重,反复检查自己的教案有没有写错,怕自己手上染上细菌,吃东西要生病,不敢用手拿东西,反复洗手,严重时多达每天上百次,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自拔。求助者为此非常痛恨自己,感到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没精神,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内心十分痛苦,迫切要求治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父亲是大学教师,做事很严谨,给了她很传统的教育,要求她当一个好孩子,使其养成了做事认真细致,凡事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
多选:51.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有(
A.焦虑
单选:52.求助者的生理症状主要是(
A.心慌
多选:53.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症状主要是(
A.反复检查
C.反复计数
多选:54.在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
A.自我要求严格
多选:55.对该求助者的心理诊断可以排除的是(
A.焦虑性神经症
多选:56.对于该求助者的强迫行为,可以使用的治疗方法有(
A.认知疗法
多选:57.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可将咨询划分为(
A.接纳
单选:58.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可将咨询划分为(
A.初诊-诊断-制定目标-咨询
C.诊断-制定方案-咨询-评估
多选:59.在本案例中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是(
A.咨询师的态度
单选:60.在本案例中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应该是(
A.咨询态度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高中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住宿生,高考在即,虽非常用功,常常打着手电在被子里看书,但学习成绩一般。后出现近视,配了眼镜但迟迟不敢戴,怕别人笑话“成绩一般还戴眼镜”。一日上课时实在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当目光与老师相对时,她突然感到内心一阵莫名其妙的恐惧,赶快低下头,心跳的厉害,自己觉得脸都红了。此后一遇到老师的目光,求助者就觉得脸红心跳,再也不敢与老师对视。以后一进教室,就感到忐忑不安,觉得浑身难受,慢慢地见到其他老师、同学,甚至其他无关的异性,也觉得脸红心跳。明明知道别人没什么好怕的,也想控制自己不看别人,可就是控制不住。为此无法上课,无法与他人交往,求助者痛苦不已,甚至想轻生,但却下不了决心,迫切要求解决问题前来咨询。
单选:61.该案例中求助者未出现的症状是(
A.焦虑
多选:62.对该案例心理咨询师还需了解的情况包括(
A.近视程度
单选:63.按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评分是(
A.1分
单选:64.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
A.焦虑症神经症
单选:65.求助者“见到其他老师、同学……也觉得脸红心跳”说明其有(
A.幻觉
多选:66.在本案例中咨询目标可以是(
A.恢复到双眼视力5.0
C.不再与他人目光相对
多选:67.对该案例可以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
A.暴露疗法
多选:68.本案例中评价咨询效果的指标有(
A.视力恢复程度
多选:69.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曾经出现了反复和倒退,可能的原因是(
A.咨询中出现失误
单选:70.本案例中,求助者讲出了自己的隐私,心理咨询师应(
A.通知老师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李某在学校里人际关系紧张,不善与人交流,却对别人求全责备,觉得同学衣服或鞋子脏了,必定反复提醒其换洗,不厌其烦。八个月前,李某和同学就学校附近新建成的高楼层数打赌,同学们都说是二十四层,但他坚信是二十五层。从那以后,每天课余时间他都绕道到楼下反复数,每次数十遍,数不对或记不清都要重新数起,从不间断,明知没有必要,也觉得无聊和厌烦,但始终控制不了自己,非常痛苦。同学发现后也不知怎么办,都远远地躲着他。三个月前排练校庆节目,李某甚感疲劳,出现失眠,突然明显话多,滔滔不绝,但同学反映他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李某对同学说看见别人身边有鬼,好心提醒同学,同学还不相信;上课时突然拍桌子扔书,说“老师讲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用来打飞机,我手下有开飞机的玉皇大帝,所以我发火”;吃猪头肉时将肉往外扔,他说:“看到猪头肉就想到别人骂我牛头马面,心里不高兴。”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学校要求李某休学,由父母带来就诊。李某从小自我要求严格,非常在意家里物品的摆放,位置不对或不在原来的地方,一定要改过来;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衣柜里的衣服是否按“规定顺序”摆放,鞋架上的鞋子是否摆放整齐;吃饭前看到餐具上有可疑水渍,必定重新清洗,觉得一尘不染了才罢手。李某进门后又退回去,之后又进来,进来后又退回去,反复五六次之后才坐下来,谨慎地四下张望,若有所思。
多选:71.李某的性格特点是(
A.个性偏执
单选:72.李某目前心理健康水平属于(
A.心理健康
单选:73.李某进门时的动作说明其(
A.焦虑不安
单选:74.李某说“看到猪头肉就想到别人骂我牛头马面,心里不高兴”所表现的症状是(
A.强制性思维
单选:75.李某“吃饭前看到餐具上有可疑水渍,必定重新清洗,觉得一尘不染了才摆手”,说明其(
A.强迫计数
多选:76.李某的行为不包括(
A.强迫行为
多选:77.李某的精神症状有(
A.病理思维奔逸
多选:78.心理咨询师可对李某做的工作是(
A.摄入性会谈
多选:79.对李某可以使用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测验是(
A.WAIS-RC
单选:80.李某心理冲突的性质是(
A.常形
多选:81.李某心理冲突的特点包括(
A.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连
C.与现实处境没有关联
多选:82.李某心理冲突的特点是(
A.有思维内容障碍
多选:83.对李某的诊断可以考虑的有(
A.焦虑性神经症
多选:8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症可伴有人格障碍
C.重性精神病是神经症发展的必然结果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7岁,农民。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称生小孩时受凉,得了“月子病”,只要受凉就双腿疼痛、麻木,甚至发抖、僵硬,不能走路,因此即使到了夏天,下身仍穿的厚厚的,求助者也嫌穿穿脱脱麻烦且不方便,而且干活、走路多了,裤子都湿透了,曾尝试夏天只穿一条裤子,但穿得少了就不能站立和走路,为此很痛苦。心理咨询师决定采用冲击疗法治疗,地点为治疗室,室温为29℃,求助者上身只穿单衣,下身穿衬裤、棉毛裤、薄棉裤。心理咨询师已对求助者进行了认知矫正,启发她下肢和上肢的功能一样,在室温下不会发生僵硬,同时还准备了注射药物和电刺激以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取得求助者的同意后,心理咨询师要求助者躺在治疗床上,迅速将其所穿的各种裤子脱下,只留衬裤,结果求助者下肢并未出现发抖、僵硬现象,之后要求病人在床上活动下肢,数分钟后要求下地行走,一次治疗获得成功。
多选:85.冲击疗法又称(
A.厌恶疗法
单选:86.冲击疗法中的所谓极限的标志是(
A.紧张害怕
多选:87.在本次治疗中,心理咨询师忽略了(
A.进行身体检查 B.构建焦虑等级
多选:88.通过本案例的实施可看到冲击疗法的特点有(
A.易实施
多选:89.实施该疗法的时间与次数一般是(
A.1日1次
单选:90.冲击疗法的机理是(
A.保护性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