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7年11月咨询师二级技能真题答案详解

(2010-10-24 11:27:18)
标签:

07年11月

二级理论

心理咨询师

心理问题

杂谈

分类: 心理咨询师

2007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卷(真题)

 

第一部分 技能选择题(1100题,共100道题)

本部分由九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外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8岁,机关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平时工作繁忙,最近为迎接上级的一项重要检查,经常加班加点,但自己的孩子要参加升学考试,而妻子又在国外留学。他每日奔波忙碌,人变得憔悴、疲惫不堪,食不知味,连话都懒的说,近两个月来求助者心里总是不踏实,总害怕会发生什么事情,经常发脾气,有时觉得心慌,无力,工作效率下降,为完成任务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父母、同事都说他生病了,他去看了医生,吃了几副中药,仍不见好转,于是前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对自己要求严格,大学毕业后进入某机关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新任处长不久,就赶上上级的重要检查,曾在全处会议上表示一定要把迎检工作做好,但赶上孩子升学考试,时间冲突,难以解决。

  单选:1.该求助者“心里总是不踏实,总害怕会发生什么事情”说明其存在的症状是(    )。

  A.抑郁      B.恐怖      C.焦虑      D.强迫

  多选:2.该求助者“为完成任务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说明其(    )。

  A.自我要求严格    B.工作效率下降      C.存在强迫症状 D.社会功能受损

  单选:3.该求助者目前主要的心理问题最可能是(    )。

  A.性格问题      B.工作问题      C.情绪问题    D.孩子问题

  单选:4.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最可能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神经症

  单选:5.对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咨询应按(    )进行。

  A.咨询师的要求 B.共同商讨的目标    C.求助者的要求 D.上级咨询师目标

  多选:6.对该求助者的躯体不适,心理咨询师认为应(    )。

  A.给予口服药物治疗        B.不属于心理问题但需要关注 

  C.建议住院诊断治疗        D.通过心理咨询逐步得到改善

  多选:7.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表达共情时应注意(    )。

  A.不能因人而异 B.善于使用身体语言  C.善于把握角色  D.进入求助者的框架

  多选:8.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尊重应体现在接纳求助者的(    )。

    A.现状    B.问题    C.症状    D.隐私

  

案例二

  一般资料:一对夫妇为女儿的学习情况前来咨询,夫妇二人均是公务员,女儿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少年队干部,班级学习委员。

  案例介绍:女儿从小对自己要求严格,遵守纪律,聪明好学,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是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平时学习成绩优秀,是同学们的榜样。父母要求女儿门门功课必须在95分以上,有时算术得了98分,在班上名利前茅,父母仍不满意,认为丢掉两分太不应该。对孩子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紧,目标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把女儿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老师也经常以这个学生的作为为范例,在全班进行讲评,号召大家向她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儿学习更加刻苦用功,丝毫不敢懈怠。但从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她常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有时拿起书本,就觉得头痛,两眼好像直冒金星,课堂上有时也感觉脑袋发晕、发胀,不舒服,晚上睡觉时常有失眠现象发生,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父母发现这种情况,非常焦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但各项检查都未见明显异常。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夫妇二人从高中到大学都是同班同学,各自担任班级干部和学生会骨干,学习成绩突出,经常受到校方表扬。毕业后二人成家,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成为单位的顶梁柱。35岁以后有了女儿,对其期望很高,要求很严。父母与孩子的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希望能共同把孩子培养成才。

  多选:9.该案例中,女儿的躯体症状有(    )。

  A.身体疲乏    B.记忆力下降    C.头晕头痛    D.睡眠减少

  单选:10.咨询中心理咨询师最需要解决的是(    )。

  A.女儿的问题    B.老师的问题    C.父母的问题      D.学习的问题

  多选:11.该案例中,与女儿问题有关的事件是(    )。

  A.曾经成绩优秀 B.父母的要求 C.学习成绩下降      D.老师的表扬

  多选:12.解决案例中女儿的心理问题,咨询师妥当的做法是(    )。

  A.与父母探讨解决方案          B.指导父母降低成就要求   

  C.促成女儿来心理咨询          D.指导女儿应对学习压力

  多选:13.对于该案例中的父母,咨询师妥当的做法是(    )。

  A.激发父母求助的动机            B.指导其降低对女儿的要求

  C.引导对女儿客观评价            D.通过咨询解决女儿的问题

  多选:14.该案例中,女儿所面临的是(    )。

  A.学习问题        B.压力问题      C.智力问题      D.身体问题

  多选:15.该案例中,女儿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

  A.所学课程多      B.自我要求严格    C.父母的要求      D.同学竞争激烈

  单选:16.针对本案例,心理咨询师最应视(    )为求助者。

  A.父亲 B.老师    C.母亲    D.女儿

  单选:17.对于该案例,咨询师还应了解的资料是(    )。

  A.女儿学习成绩    B.父母教养方式 C.女儿躯体症状    D.父母求助动机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0岁,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每到考试就紧张焦虑,就会想:“又要考试了,要是考不好可怎么办?我怎么见老师、同学?家人、朋友又会怎么看我?”考试一天天临近,她的情绪一天比一天紧张,甚至想到考试的场景,就会心跳加快,浑身发抖。明明知道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可就是控制不住。求助者晚上入睡困难,有时半夜突然醒来,再也睡不着,只能睁着眼睛等到天亮,有时感觉不到饿,看什么都没胃口,吃什么都不香。受这种情绪困扰,无法正常复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厌学,感到身心疲惫。考试时或大脑一片空白,或越想越乱、会答的题也答不出。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求助者认为这样下去会越来越糟,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成绩就好,家长对其期望很高,特别关心她的学业,而她自小也比较懂事,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尊心较强,容不得失败。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与高中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求助者觉得学习较以前吃力,虽然老师同学也帮助其进行调整,但效果不明显,压力变大,精神紧张。

  多选:18.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主要有(    )。

  A.心慌      B.失眠    C.憋气        D.头痛

  单选:19.该求助者最主要的情绪症状是(    )。

  A.抑郁        B.恐怖        C.焦虑      D.强迫

  单选:20.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    )。

  A.成绩下降    B.注意力不集中    C.内心冲突      D.记忆力下降

  单选:21.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最可能是(    )。

  A.恐怖性神经症    B.疑病性神经症     C.焦虑性神经症      D.强迫性神经症

  单选:22.按照 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病程的评分,该求助者应评(    )。

  A1    B2    C3 D4

  多选:23.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性因素主要有(    )。

  A.家长期望很高 B.从小自尊心强 C.存在错误观念 D.负性自动想法

  多选:24.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主要有(    )。

  A.自我要求严格    B.考试连连失利  C.缺乏有效帮助    D.家长期望很高

  多选:25.对于该求助者,可以使用的咨询方法有(    )。

  A.合理情绪方法 B.模仿疗法 C.系统脱敏疗法    D.厌恶疗法

  单选:26.本案例中,最合理的咨询目标是(    )。 

  A.考取全系第一  B.认可成绩不合格 C.减轻考试焦虑    D.保证8小时睡眠

  多选:27.在本案例中,若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不一致,心理咨询师(    )。

  A.不可轻信任何一方 B.以临床观察为准C.重新进行会谈测评 D.以测量结果为准

  多选:28.如对该求助者使用系统脱敏法,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取决于不同的(    )。

A.求助者        B.情境      C.咨询师      D.心境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4岁,退休教师。

  案例分析:求助者兄弟姐妹多,父亲已多年前去世,自己主动把母亲接回家照顾,其大哥、大姐年龄较大,二哥体弱多病,二姐在国外,三姐照顾怀孕的女儿,因此都没有照顾母亲。求助者为赡养问题与哥哥、姐姐们发生矛盾,自己很生气,也为此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是家里最小的,母亲已经由我照顾多年了,同样是母亲所生,他们怎么就不来照顾照顾呢?我即使能干,照顾母亲也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事呀!我说他们,他们不听,为这些事总发生矛盾,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是别人不听你的话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也来照顾母亲,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他们应该听你的话,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我很生气,他们怎么这样不懂事!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他应该听。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话你肯定听。

  求助者:对,……不对,(沉默)好像不是,别人说得对的我都听了,别人说得错我也没听。

  心理咨询师:你刚说过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而你又讲了别人说得对的你都听了,别人说得错的你也没听,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我照顾母亲是孝顺,他们也有责任,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按你的意思,你照顾母亲,别人也必须听你的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对母亲怎样,你的哥哥姐姐就应该对你的母亲怎样。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你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你的哥哥姐姐不听你的话,不来照顾你的母亲所造成的。其实别人不来照顾你的母亲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一样来照顾你的母亲这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是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你照顾母亲这件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么?可我还没看出我要求他们照顾母亲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来时是怎样的?

  求助者:当然有两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是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两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很对。

  多选:29.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    )。

  A.赡养问题 B.认知问题    C.行为问题      D.情绪问题

  多选:30.心理咨询师说“你能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时,使用了(    )。

  A.具体化技术   B.开放式提问   C.摄入性谈话   D.修饰性反问

  单选:31.“因此你信奉的是一个人讲话,另一个就应该听”表明心理咨询师(    )。

  A.实施对求助者的教育  B.启发求助者思考 C.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  D.改变求助者信念

  单选:32.本案例中,最合理的咨询目标是(    )。

  A.消除行为障碍    B.解决情绪困扰    C.适应照顾母亲    D.促进自我实现

  单选:33.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强调了求助者(    )的重要性。

  A.行为        B.认知        C.动机        D.情绪

  单选:34.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本案例中的B指的是(    )。

  A.和哥哥姐姐发生矛盾        B.我说话他们必须得听   

  C.哥哥姐姐不照顾母亲        D.我照顾母亲辛苦疲劳

  多选:35.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话使用的技术是(    )。

  A.内容反应    B.解释    C.内容表达    D.指导

  单选:36.本案例中,求助者多次出现沉默,可能是(    )的原因。

  A.困惑 B.思考    C.阻抗    D.情绪

  多选:37.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以(    )角色对求助者提供帮助。

  A.分析者      B.说服者    C.监督者        D.辩论者

  多选:38.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是(    )。

  A.鼓励情绪宣泄    B.修正非理性信念    C.建立理性信念    D.改变求助者处境

  单选:39.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改变求助者信念的方法是(    )。

  A.自我管理程序      B.语义分析 C.产婆术式辩论      D.认知重组

  多选:40.“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采用对的提问方式与技术是(    )。

  A.责备式提问    B.指导性提问      C.开放式提问        D.尝试性面试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某单位职工。

  案例介绍:求助者春节前到商场购物,人多拥挤,燥热,觉得透不过气来,胸闷、心慌,突然感到“自己快不行了”,有一种快要死了的感觉,因此非常紧张、害怕,手脚发麻、浑身颤抖。迅速离开商场,乘出租车到医院看急诊,经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正月十五参加一个晚会,又有类似症状发生,经治疗后缓解。春节后求助者专门住院检查,未查出器质性病变。从此症状经常发作,多时每周23次,少时每月45次,时间持续十分钟,时间地点场合均无规律可循,也无明显发作征兆,能自行缓解,曾多次到医院就诊,服过安定类药物,仍时有发作。发作时头脑清楚,客观环境并无相应可怕的事物和情境,不发作时生活、工作均正常。目前害怕一个人待在家里,怕自己死去了别人不知道,外出也需要亲人陪同。求助者曾对家人表示这样活着真是活受罪,不如死了算了。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9岁时曾经被自行车撞过,当时非常害怕,以后就把这件事忘了。24岁时,其母因突发心脏病去世,求助者异常痛苦。求助者性格较内向,做事认真细致,人际关系良好,夫妻恩爱,有一女儿上小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多选:41.该求助者主要的情绪症状是(    )。

  A.恐惧      B.焦虑        C.抑郁      D.强迫

  单选:42.该求助者情绪症状的特点是(        )。

  A.躯体症状严重  B.突然发作,不可预期 C.躯体症状轻微 D.固定发作,可有预期

  多选:43.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有(    )。

  A.恐惧、紧张 B.浑身颤抖    C.胸闷、心慌 D.手脚发麻

  单选:44.该求助者每次产生症状的特殊诱因是(    )。

  A.商场购物 B.母亲心脏病去世      C9岁被车撞    D.无特殊诱因

  多选:45.对于该求助者的诊断,需要把握该求助者的(    )。

  A.情绪体验      B.动作行为    C.身体表现 D.思维活动

  单选:46.对求助者的诊断是(    )。

  A.恐怖性神经症    B.惊恐障碍    C.急性应激障碍    D.广泛性焦虑

  多选:47.心理咨询师做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    )。

  A.疑病性神经症    B.躯体障碍 C.恐怖性神经症      D.精神疾病

  多选:48.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量表是(    )。

  AEPQ    BSCL-90    CSAS    DBPRS

  多选:49.求助者“曾对家人表示这样活着真是活受罪,不如死了算了”说明其(   

  A.内心痛苦 B.有自杀倾向 C.严重恐惧 D.生存意向下降 

  多选:50.在等级制诊断系统中,关于焦虑与抑郁叙述正确的是(    )。

  A.焦虑是较高的等级          B.诊断焦虑症必须排除抑郁症 

  C.抑郁是较高等级            D.诊断抑郁症必须排除焦虑症

  

案例六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3岁,学校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同事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求助者受到惊吓后出现多虑,担心母亲及家人被车撞死,反复考虑这个问题,明知不一定被车撞死,但还是控制不住地想,想摆脱但摆脱不了。以后病情加重,反复检查自己的教案有没有写错,怕自己手上染上细菌,吃东西要生病,不敢用手拿东西,反复洗手,严重时多达每天上百次,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自拔。求助者为此非常痛恨自己,感到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没精神,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内心十分痛苦,迫切要求治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父亲是大学教师,做事很严谨,给了她很传统的教育,要求她当一个好孩子,使其养成了做事认真细致,凡事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

  多选:51.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有(    )。

  A.焦虑      B.抑郁      C.恐怖        D.强迫

  单选:52.求助者的生理症状主要是(    )。

  A.心慌      B.失眠      C.头痛        D.多汗

  多选:53.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症状主要是(    )。

  A.反复检查                    B.反复洗手

  C.反复计数                    D.反复思考

  多选:54.在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    )。

  A.自我要求严格    B.同事死亡    C.迫切要求治疗      D.青年女性

  多选:55.对该求助者的心理诊断可以排除的是(    )。

  A.焦虑性神经症    B.抑郁性神经症     C.强迫性神经症    D.恐怖性神经症

  多选:56.对于该求助者的强迫行为,可以使用的治疗方法有(    )。

  A.认知疗法       B.阳性强化法  C.厌恶疗法    D.系统脱敏法

  多选:57.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可将咨询划分为(    )阶段。

  A.接纳        B.热情      C.真诚        D.平等

  单选:58.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可将咨询划分为(    )阶段。

  A.初诊-诊断-制定目标-咨询            B.诊断-咨询-评估

  C.诊断-制定方案-咨询-评估            D.诊断-咨询-巩固

  多选:59.在本案例中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是(    )。

  A.咨询师的态度    B.咨询师的年龄 C.求助者的动机    D.求助者的性别

  单选:60.在本案例中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应该是(    )。

A.咨询态度 B.咨询理论    C.咨询方法 D.咨询技能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高中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住宿生,高考在即,虽非常用功,常常打着手电在被子里看书,但学习成绩一般。后出现近视,配了眼镜但迟迟不敢戴,怕别人笑话“成绩一般还戴眼镜”。一日上课时实在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当目光与老师相对时,她突然感到内心一阵莫名其妙的恐惧,赶快低下头,心跳的厉害,自己觉得脸都红了。此后一遇到老师的目光,求助者就觉得脸红心跳,再也不敢与老师对视。以后一进教室,就感到忐忑不安,觉得浑身难受,慢慢地见到其他老师、同学,甚至其他无关的异性,也觉得脸红心跳。明明知道别人没什么好怕的,也想控制自己不看别人,可就是控制不住。为此无法上课,无法与他人交往,求助者痛苦不已,甚至想轻生,但却下不了决心,迫切要求解决问题前来咨询。

  单选:61.该案例中求助者未出现的症状是(    )。

  A.焦虑      B.恐怖      C.抑郁      D.强迫

  多选:62.对该案例心理咨询师还需了解的情况包括(    )。

  A.近视程度    B.家庭教养      C.师生关系      D.性格特征

  单选:63.按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评分是(    )。

  A1        B2      C3        D4

  单选:64.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    )。

  A.焦虑症神经症   B.恐怖性神经症   C.抑郁性神经症    D.强迫性神经症

  单选:65.求助者“见到其他老师、同学……也觉得脸红心跳”说明其有(    )。

  A.幻觉    B.泛化    C.妄想    D.强化

  多选:66.在本案例中咨询目标可以是(    )。

  A.恢复到双眼视力5.0      B.恐惧感下降到一般左右 

  C.不再与他人目光相对      D.每日与人交流约半小时

  多选:67.对该案例可以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    )。

  A.暴露疗法        B.阳性强化法      C.厌恶疗法    D.系统脱敏法

  多选:68.本案例中评价咨询效果的指标有(    )。

  A.视力恢复程度   B.心理测验结果   C.周围同学的评价    D.家长反映情况

  多选:69.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曾经出现了反复和倒退,可能的原因是(    )。

  A.咨询中出现失误  B.求助者遇到新困难  C.求助者身体问题    D.改变过程中的阵痛

  单选:70.本案例中,求助者讲出了自己的隐私,心理咨询师应(    )。

  A.通知老师        B.坚持保密原  C.通知家长        D.严格保守秘密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李某在学校里人际关系紧张,不善与人交流,却对别人求全责备,觉得同学衣服或鞋子脏了,必定反复提醒其换洗,不厌其烦。八个月前,李某和同学就学校附近新建成的高楼层数打赌,同学们都说是二十四层,但他坚信是二十五层。从那以后,每天课余时间他都绕道到楼下反复数,每次数十遍,数不对或记不清都要重新数起,从不间断,明知没有必要,也觉得无聊和厌烦,但始终控制不了自己,非常痛苦。同学发现后也不知怎么办,都远远地躲着他。三个月前排练校庆节目,李某甚感疲劳,出现失眠,突然明显话多,滔滔不绝,但同学反映他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李某对同学说看见别人身边有鬼,好心提醒同学,同学还不相信;上课时突然拍桌子扔书,说“老师讲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用来打飞机,我手下有开飞机的玉皇大帝,所以我发火”;吃猪头肉时将肉往外扔,他说:“看到猪头肉就想到别人骂我牛头马面,心里不高兴。”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学校要求李某休学,由父母带来就诊。李某从小自我要求严格,非常在意家里物品的摆放,位置不对或不在原来的地方,一定要改过来;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衣柜里的衣服是否按“规定顺序”摆放,鞋架上的鞋子是否摆放整齐;吃饭前看到餐具上有可疑水渍,必定重新清洗,觉得一尘不染了才罢手。李某进门后又退回去,之后又进来,进来后又退回去,反复五六次之后才坐下来,谨慎地四下张望,若有所思。

  多选:71.李某的性格特点是(    )。

  A.个性偏执   B.富于幻想   C.追求完美    D.思维敏锐

  单选:72.李某目前心理健康水平属于(    )。

  A.心理健康    B.心理不健康 C.心理正常    D.心理不正常

  单选:73.李某进门时的动作说明其(    )。

  A.焦虑不安    B.强迫行为    C.内心恐惧    D.拒绝就医

  单选:74.李某说“看到猪头肉就想到别人骂我牛头马面,心里不高兴”所表现的症状是(    )。

  A.强制性思维         B.特殊意义妄想  C.超价观念          D.逻辑倒错性思维

  单选:75.李某“吃饭前看到餐具上有可疑水渍,必定重新清洗,觉得一尘不染了才摆手”,说明其(    )。

  A.强迫计数    B.多疑敏感    C.强迫检查    D.敢做敢为

  多选:76.李某的行为不包括(    )。

  A.强迫行为      B.回避行为      C.自伤行为      D.冲动行为

  多选:77.李某的精神症状有(    )。

  A.病理思维奔逸    B.错觉    C.特殊意义妄想    D.幻觉

  多选:78.心理咨询师可对李某做的工作是(    )。

  A.摄入性会谈         B.选择心理测验  C.整理资料与评估       D.制定咨询方案

  多选:79.对李某可以使用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测验是(    )。

  AWAIS-RC        BMMPI  CBPRS          DCRT

  单选:80.李某心理冲突的性质是(    )。

  A.常形    B.分形    C.变形     D.异形

  多选:81.李某心理冲突的特点包括(    )。

  A.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连     B.具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C.与现实处境没有关联     D.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多选:82.李某心理冲突的特点是(    )。

  A.有思维内容障碍   B.不伴有人格缺陷  C.病程长幼年起病    D.社会功能有损害

  多选:83.对李某的诊断可以考虑的有(    )。

  A.焦虑性神经症    B.人格障碍    C.强迫性神经症    D.精神分裂症

  多选:8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症可伴有人格障碍                B.精神病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C.重性精神病是神经症发展的必然结果    D.在同一人身上可以出现神经症和精神病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7岁,农民。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称生小孩时受凉,得了“月子病”,只要受凉就双腿疼痛、麻木,甚至发抖、僵硬,不能走路,因此即使到了夏天,下身仍穿的厚厚的,求助者也嫌穿穿脱脱麻烦且不方便,而且干活、走路多了,裤子都湿透了,曾尝试夏天只穿一条裤子,但穿得少了就不能站立和走路,为此很痛苦。心理咨询师决定采用冲击疗法治疗,地点为治疗室,室温为29℃,求助者上身只穿单衣,下身穿衬裤、棉毛裤、薄棉裤。心理咨询师已对求助者进行了认知矫正,启发她下肢和上肢的功能一样,在室温下不会发生僵硬,同时还准备了注射药物和电刺激以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取得求助者的同意后,心理咨询师要求助者躺在治疗床上,迅速将其所穿的各种裤子脱下,只留衬裤,结果求助者下肢并未出现发抖、僵硬现象,之后要求病人在床上活动下肢,数分钟后要求下地行走,一次治疗获得成功。

  多选:85.冲击疗法又称(    )。

  A.厌恶疗法    B.满灌疗法    C.暴露疗法    D.认知疗法

  单选:86.冲击疗法中的所谓极限的标志是(    )。

  A.紧张害怕 B.情绪逆转      C.逃避行为    D.如释重负

  多选:87.在本次治疗中,心理咨询师忽略了(    )。

  A.进行身体检查 B.构建焦虑等级 C.签订治疗协议 D.选用厌恶刺激

  多选:88.通过本案例的实施可看到冲击疗法的特点有(    )。

  A.易实施            B.疗程短  C.收效快            D.痛苦大

  多选:89.实施该疗法的时间与次数一般是(    )。

  A11          B24   C21          D57

  单选:90.冲击疗法的机理是(    )。

  A.保护性抑制   B.逆反性抑制     C.交互性抑制     D.消退性抑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