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花
吴少东
小雨停下后,我来到河边
一只灰翅浮鸥收足展翼
从右岸正飞向左岸。
我立在一株高大的苦楝树下
“嘿~ 你身后的紫色花
好美啊,它叫什么呀?”
对岸一位女子冲我喊道。
紫白色长裙在水波里荡漾
我循声望见她身旁的杨槐
正垂满一串串香甜的花穗
我告诉了她花的名字
却不知道她的芳名
流泉赏读
《喊花》,呈一个立体画面,诠释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给人以愉悦和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心荡漾。我认为,其艺术效果得以有效呈现,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在良好的空间架构中,把握“藏”与“露”的适中尺度,全诗三个段落皆以画面打开,各画面之间各有侧重,用不同意象对应心中所思所想,第一段的“苦楝树”,第二段的“紫色花”“紫白色长裙”,第三段的“杨槐”“花穗”,它们既是“物”的实体,是“露”的部分,又是隐喻中的“虚体”,是“藏”的部分,虚实中,凸显空间,塑造“外延”,从而令整个文本层次分明,充斥“立面效果”。二是自然沉稳的叙述基调中,利用画面细节设置讲好“故事”,仿佛所有“遇见”全是为这个“故事”准备的。好的诗歌都是有故事的。诗人吴少东用心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而故事的核心就在文字背面,就像“紫白色长裙在水波里荡漾”,当我们读完全诗,心底里涌动的是无尽波澜。诗歌貌似写“我”与“她”的遇见,其实更多的是以“遇见”去状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理解”,而真正触动我们内心的,或许正在这里。三是诗题“喊花”,一个“喊”字喊出万千气象,为诗歌筑魂,它不仅是某种期许,某种祈盼,而且为整首诗的主旨挖掘打通力量释放的出口。通常我们讲诗歌的表现力,那么好的诗歌其表现力又在哪呢?我想,读罢《喊花》,你自有解答。
(《新诗简》2022年5月24日公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