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心得散记之二十八
也许你本身很刚强,但切不可因此而妄为,知道怎样的作为属于刚强雄健,但却坚守于柔弱雌静的地位,甘愿低下如溪流,这样,你身具有的符合大道的常德才不会离你而去,也才能回归道如婴儿一般的自然状态。也许你很睿智明理,但切不可因此而恣意炫耀,尽管心里很明白,也要让自己内敛自守,以这样的法则模式处事立身,你自身具有的常德就不会出现任何差错,复归于万物起始的无极状态。同样的道理,深知怎样的境遇是荣耀,却安于谦卑的状态,虚怀若谷对待天下人和事,这样你所具有的符合大道的常德就会越来越充足,最终复归于淳朴。淳朴本无形无相,散发开来就成为万物,具有各自不同的用途。圣人深知这样的道理,掌握这一法则,不恃强凌弱,不以智欺愚,不以荣鄙辱,不因末丧本,不因器拘己,物我同视,公平以待,顺物施化,不为而成,尊道以为万物之首,终成“官”、“长”。至此,老朽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大道如大制,大制不可分;一体同道一,一道待天下。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老子的智慧呢:越是在强大、胜利的时候越要保持低调,如此使自己的心性回归自然纯朴。v别人仰视你,你越发需要低头看路。趾高气扬再加上头仰,很容易迷失自我。v谦恭、谦卑、谦和、谦虚,任何时候都不会降低和伤害你而只会助你成功。功德圆满是从归朴开始的。
附《道德经》该段落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