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袖子说
红袖子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41
  • 关注人气:1,3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高中新课程“深中行动”(之三)

(2007-07-10 13:15:02)
标签:

教育

分类: 红袖子眼中的教育
 

解读高中新课程“深中行动”(之三)

“有困难,找学长!”

本报记者 雷玲

2004年上半学期临近期末时,深圳中学学生会发布了一条让该校学生兴奋得议论纷纷的消息:决定从在校学生中选拔、成立“学长团”。“学长”,好一个亲切的称谓!一下子让同学们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一时间,这支团队成为同学们向往的组织。

“学长,你是我最信赖的人!”

办入学手续、参加军训……2004级新高一同学一跨进深圳中学,就感受到了首届学长团成员的温暖:不知道该怎样办理入学手续的新同学,有学长带着全程陪办;烈日炎炎下,有学长将清凉茶水送到军训中的新同学手中;狂风暴雨下,有学长在前面带着新同学军训。

这些可亲可爱的学长,正是深圳中学首届“学长团“成员。他们共有70人,是由学生会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通过面试等形式考核产生的,在经过“学生团磨砺营”等必要的培训之后,每3到5个成员组成一个团队,负责对一个行政班的入学表生或低年级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指导。

在入学教育和军训中,学长们与新同学同吃同住同训练;入学后,学长们帮助新同学融入新班级、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一位叫小超的同学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曾记否,军训的七天里,每个日日夜夜,你们都为我们而辛苦劳碌……我们不会忘记,选举班干部活动中你们微笑着鼓励每一位同学;我们不会忘记,在军训的最后一晚,是你们用爱点燃了夜的静谧,照亮了我们前方的路。从此,学长在我们心中扎下了根,和父母、老师一样,成为我们最信赖的人。‘有困难,找学长’几乎成了我们常说的话。”

 “我们只是服务者。”

历史赋予了学长团一个光荣使命,学生团又以自己的行动让学生团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三年来,学长团以其特别的感召力迅速成为深圳中学最有影响力的团队,学长也成为学子们拥戴和信赖的人。

他们在新生入学时策划了“新生礼”,他们在教师节组织了“小天使”祝福活动,他们随时为新同学答疑解惑……然而,这些并没有让学长们飘飘然,相反,他们更加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

第二届学长团总学长吴晓练在当选后说:“我们只是一个服务者,是一个充满爱心并用实际行动注释深中文化的服务者。”

面对“有困难,找学长”这样温暖的话语,面对学弟学妹的认可,面对一句句“学长好”、“学长辛苦了”,学长们也收获了从未有过的感觉,他们在日记中这样描写到:“学长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学长是一个无怨无悔的付出者,学长需要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使命感。”

正是在这样的信念和感受下,学长团始终以实际行动珍惜着自己的荣誉。

离团不离队

从2004年7月学长团始创以来,深圳中学已经选举产生了三届学长团,并且即将产生第四届。尽管每届学长团只任期一年,每年再换届产生新的成员,但是,很多学长“离团不离队”,在整个高中生涯中都在履行使命和责任。

第二届总学长吴晓练同学就是这样的典范。目前他已进入高三应考的紧张阶段,也已从学长团中退出,但是,只要低年级的同学有事相求,吴晓练总是积极予以帮助。他说:“其实在帮助学弟学妹的同时,我们也收获颇丰,锻炼了自己,磨砺了自己,让我们在学长工作中具备了许多将来迈向社会必需的才能与素质。”

亲历首届学长团建设的深圳中学校辅导中心韩保老师感慨地说:“深圳中学学长团的诞生,为更多的学生锻炼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本身就是深中的一道独特的文化大餐,直接推动了深圳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自主发展建设。”

有专家评价:学长团的产生形成了一种高低年级纵向合作、共同学习与成长的教育教学新方式。从同伴效应的角度说,深圳中学的学长团在某方面起到了家长和老师无法完成的带动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