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祁山小学
(2012-12-10 22:00:38)
标签:
祁门县祁山小学祁门人物志祁门风土人情祁门一中贴吧祁门马宝蝶惠可达 |
分类: 原创●信马由缰 |
记忆中的祁山小学
文\惠振坚
每天路过县城的祁山上学。今天的祁山小学被车流及小贩围得水泄不通,加上接送孩子如乱潮般涌动的家长,门口天天拥堵,赛节日般的热闹。这份莫名的热闹又给人带来隐隐的不安,相信也正是这种不安使得接送的家长有增无减。是为恶性循环。
我们当时上小学不是这般光景,哪个家长会有这等接送的闲工夫,家长这般慎重其事接送会被耻笑,孩子也会觉得天天有家长屁癫癫地跟着很没有面子。也不存在恶人来拐走孩子,那时,人人都在半饥半饿的份上挣扎,拐走孩子意味着再添一张吃饭的嘴,谁会干这样的买卖!
那时的小学门前十分冷清,学校周边就不是一个热闹的场所,家长们平日几乎想不起孩子上学这码事,只是到了吃中饭晚饭的时候,才会注意到家里的另外一个活物回来没有,家里孩子多呀!没有回来也不会特别担心,因为早迟会回来,外面没有吃的东西,孩子熬不了多久就会被无形的线牵回家。家长不担心孩子上学,是因为那时上学好比是找了一个暂时寄存孩子的地方,至于学什么,学得怎样,有无作业,做了没有,都无须考虑,就是做了,又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孩子如荒草一般自由地生长,倒也不见得比今天做了巨量作业的孩子笨多少傻多少。
记忆中的祁山小学仍然挺立着那一株四五位学生合抱的古树,就长在当初四年级教室的边上,古树十分高大,雄视着学校里所有平房。在古树下每天来回上下课的学生好比被庇护的鸡雏。茂密的树叶间偶尔可以瞧见“联合国常驻代表”——几只猫头鹰。大多数日子,上课时都可以听到传来的不知其名的鸟儿悠扬鸣叫。有那么几回,我到学校较平日早,竟见到猫头鹰不知何因被困在教室里,给了我近距离观察的良机,当然是既害怕又兴奋。
当时的小学有路的地方是土路,无路的地方也是泥土裸露,晴天被跑过的学生搅起尘土,雨天无一处不泥泞,有套鞋的孩子屈指可数。但雨天待人不薄,没有一双套鞋话,会给你免费糊上一双泥鞋。如果是雨季,四处的雨水会在距离古树不足十米的地方汇集成一条泥浆小河,这可给我们带来了娱乐!我们一定会设法堵住水流,高年级的动用砖块筑坝,是建筑师;低年级的围观,是看众。场面颇为惊心动魄,因为水要找出路,水面不断扩大,运送砖块的学生必须增加,速度也要加快,才不至于溃坝,往往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上课铃声会万分无趣地来搅场,冷酷地宣告轰轰烈烈的筑坝活动的终结。
学校中心的位置是“首脑机关”所在地,类似于四合院的结构,站在小院里,四周分别是校长室、教导处、会议室、教师办公室、工宣队、体育器材室。学生对这个地方是敬而远之的,在这里被校长或老师逮到讲一通实在不值。
我也只是偶尔才进去,往往是快进快出,因为要去找在教师办公室里备课的妈妈。我的妈妈马宝蝶是一个教学上毫不惜力的语文教师,她日常用嗓过度,嗓子眼里经常会咳出血来,情形十分可怕。母亲极认真,课间几乎总是在备课或找学生谈话。母亲也很严肃,在学校里就跟不认识我一样。所以我经常无话可说,有事情总是速去速回。
在那个奇怪的年代里,母亲经常和其他老师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要参加学习,然后又是晚上与同事一道集体备课,那时经常停电,老师们就点起蜡烛继续战斗。好像人根本不需要休息一样。
母亲有一次生病住院了,她所带的班上的学生三三两两到县医院看望。每个来探望的学生都会在母亲的床头放下一个被小手捂得温热的鸡蛋。母亲很感动。到最后,鸡蛋竟累积到有四十多个!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一个人家里最好的、最有营养的东西莫过于一枚小小的鸡蛋了!
当时的祁山小学是破烂不堪的--门是破损的、窗户上象征性地仅存几块破玻璃、墙是掉皮的,甚至被掏出了碗大的洞。但这一切仍不妨碍它成为县城最好的小学,因为那里聚集了一批如母亲一般敬业的教师。
今天的祁山小学变化可谓巨大。早已没有了古树的容身之所,教学楼气派规整,水泥抹到了任何边角,操场也是塑胶的了。教师已然换一批又一批,这里的教师敬业之心一如既往。
文\惠振坚
201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