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旅行结束都快半个月了,回来也东跑西颠的去了其他几个地方,可我感觉我的心似乎还留在藏区的天空中游荡。不经意间一幅画面或一段对话就会在眼前飘过,甚至前几天做梦居然还是在318国道的车里颠簸,只是这次是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起。梦总是神奇的,我俩不用翻译竟然也能听得懂相互之间的语言,他赞美藏区的景色,我夸奖他的车技,后来他让我称他柳金(幸好不是柳岩),我说我还是叫你普哥吧,这样显得亲。

这样的盘山路开上二十分钟也只是从山脚下开到山顶,直线距离其实也就二百来米。

这是在塔公边上遇到最美的一片草原,大家在这里耽误了不少的时间,虽说紫外线很强,灼的皮肤很疼,但我们每个人还是在这里忘我的搔首弄姿,留下精彩的瞬间。
这里拍照唯一缺点就是脚下的牦牛粪太多了,不能躺着拍,我也是踢掉了好几坨牛粪后才得以坐下。

在这片草原上,牛儿成群,马儿孤单。

眺望远方的玛尼堆。

那天中午在塔公镇吃饭的时候,遇到几个在网上结伴而行正在徒步进藏的大学生,其中一个福建的小伙子对藏区很有研究,他用羡慕的语气说我们选择的路线很棒,因为我们的下一站丹巴是中国最美的藏区。
其实我们心里很清楚,我们完全是歪打正着误闯进来的。那就既来之,则欣赏之吧。

石林这东西我还以为只有广西那一带有,没想到在川西的藏区也有这等壮观的景色,看来真是孤陋寡闻啊。

看人家这名字起的:“八美镇”,听上去就美,五讲四美都嫌不够,还非得再整出四美来。这名字比那些“这日”“那日”的村名文明多了。
在路上,成都的朋友打来电话问我们走到哪里了。我说在八美镇。她说巴美是出藏族大美女的地方,就像汉族的扬州,还问我要不要带一个回去。我说不敢,就她们那体魄那味道,带回家每天肯定就把我“扒美”了。
不过问路时还真遇到了两个藏族的小美人胚子。

开了一个多小时,拐过一座山,雅拉雪山又耸立在了面前,那条蜿蜒的山路就是通向四十多公里外的景区,遗憾的是时间来不及了。

在去丹巴的路上,在大渡河边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也颠覆了一种传言。
那天车辆在山间疾驰,我望着湍急的江水昏昏欲睡,突然一群在江边嬉闹的藏族妇女闯进了我的视野,她们还用彩条布简单的围起了一个隔挡,石头上堆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当时我就高喊:“快看,藏族女的在洗澡。”解放同学这方面反应迟钝,等他想刹车时,已出去了三五十米。再掉头明显不合适,无意的发现变成故意的偷窥,性质大不一样。这时解放还说不可能是在洗澡。随着他话音一落,又出去了几十米,大家此刻同时看到一个藏族男人就在路边的池子里给另一个男人搓背,旁边还有两个在泡澡,我赶紧抓拍了一张。其中一个好像看见我举相机,立刻把头缩进水里了。
我说谁说人家藏族同胞不洗澡,不但洗,而且洗的是天浴,刚才那个就是女澡堂,这个就是男澡堂。
远处的山在云朵和阳光的作用下显得五颜六色。
下午四点多我们踏进了中国最美乡村丹巴县的境内。看门头上的介绍,这里有古碉、藏寨、美人谷。

美丽的藏寨古碉,这里除了缺氧,什么都不缺。

在丹巴街头看见了一位羌族美女,这个美女是不加引号的。她一直站在那里打电话,真想走向前去和她搭讪:“同学,这块砖头是你掉的吗?”

因为前方的小金县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我们被这位现场指挥交通的藏族小伙子拦住。他叫古全,汉语名字是杨志刚,在青海西宁当过保安,还是不太适应城市的生活,现在又回到家乡。他给我们说要是能在这里住几天就好了,晚上这里繁星满天很漂亮。我们这时早已没有了王老吉,只能给“古杨志刚”一瓶农夫山泉了。

这里是神秘的中路东女国,这里的房子很像童话世界中的建筑,我说东女国的屋顶更像扑克牌中老K戴的皇冠。中路,翻译成汉语就是最美丽富饶的地方,也是丹巴最美的藏寨之一,已有四千年多年的人文历史,嘉绒文化积淀十分厚重,现在还传承着男嫁女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入赘、倒插门。2007年被评为中国最美景观村落中的亚军。呵呵,我真想在这里生活啊。

不知这是马帮还是驴帮。

经过一夜的休整,第二天我们又看到了著名的四姑娘雪山,可惜那天多云,四姑娘披着面纱若隐若现,始终没有看到她的真面目。

车驶出日隆镇没多久,解放同学又开始出现高反,小美女也喊头疼。解放这时说:“根据我的症状,这里的海拔绝对有5000米!”我说肯定没有。这时大家都开始猜测这里的最高海拔,领导说有4600米左右,川大美女说有4500米,我说4480米。最后大家打赌约定谁越接近实际高度就请他在成都多吃几盘毛肚。
到了垭口一看标示:4481米!真的是“沃日”村出来的,和我猜测的海拔相差仅仅只有一米。领导当时就说下次搞测量不用带仪器了,把你带上就可以了。

那天上午我们的车就在云端上行驶,等开到山下时又在浓雾里慢行,而且必须打开雾灯和双闪。

巴朗山,第一次听说的熊猫王国。

高海拔山上娇艳欲滴的鲜花。

07年我来这里经过的那座大桥现在已成为一堆废墟,正远远地静悄悄的坍趴在原地,似乎还在向人们控诉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对于汶川映秀镇的人们来说,要铭记住的恩情很多。对于我来说要铭记在心的不仅仅是四川朋友们的盛情、一路的美食美景、还有藏族导游多吉的真诚,更多需要铭记的是在这次旅途当中心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感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