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凌晨见到了久违的毛毛

(2011-05-16 18:18:56)
标签:

毛毛

东新街

草根艺人

大皮院

刮宫

唐装

郭德纲

荤段子

十不该

牛鞭

鳖蛋

分类: 胡说浪谝

    周末凌晨两点,见到了久违的毛毛,地点是在东新街。千万别想歪了,那么晚见到的毛毛不是身上的毛发,而是一个人,一个厮混于江湖多年的草根艺人。

    东新街这几年的名气大不如前,以前本地的、外地的、国外的夜猫子都在这里游荡,曾几何时,东新街夜市的江湖地位远远高于今天的大皮院和鼓楼步行街。距其不远今天的索菲特人民大厦又是当年西安为数不多的高星级涉外酒店,很多客人晚上都会步行五分钟来这里品尝各种陕西小吃和消磨时光。

    那天来了几个胃口特好的哥们,从餐厅放下碗出来过条马路就一屁股坐到烤肉摊上,转眼就连着吃了两顿晚饭,然后去酒吧小吃、洋酒要了满满一桌,我喝着茶欣赏他们斗酒到凌晨,一对刚出完酒的哥们和美女又嚷嚷要吃宵夜,看看时间,这个点只能去东新街了。凌晨见到了久违的毛毛

 

    凌晨两点的东新街比白天要热闹得多,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来形容毫不夸张,这点和多年前没有太大的区别,也不知道这些人白天都蛰伏在什么地方,跟鬼一样,天一黑都来这里集合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大皮院回民街绝大区域不允许喝酒划拳,喜欢吆五喝六夜生活的朋友们也就只能来这里了。暂且不提朋友点的“铁家”红烧牛尾、烧黄鱼、烤腰子、陈家牛肉丸子烩菜等这些一听就饱的东西,突然一阵熟悉的快板声传了过来,循声望去,果然是多年不见的东新街“黄色艺人”毛毛!

    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可与毛毛一别竟有十年光阴,那严重的一定要“刮宫”相看才行!如今的毛毛一身流行的白色丝绸唐装,脚底一双软底布鞋,曾经的瘌痢头也剃的如郭德纲一般,颇有艺术家的风范,唯一没变的是他手里那对油光的竹板上下翻飞打得山响,在红灯摇曳的东新街来回游走,招揽生意。

    当年的毛毛可不是这幅德行,衣服油渍麻花的他低声下气挨桌询问是否有人听快板书,有好心的客人给烟抽烟,给酒喝酒,给肉吃肉,反正除了说快板,他的嘴一晚上基本闲不住,甚至比一般人还吃的品种繁多。但是遇到地痞闲人或喝高的客人,毛毛就很难脱身了。首先要一段一段的说快板,说完不给钱,还逼着他白酒、啤酒一杯一杯往肚里灌。毛毛的酒量还算是可以的,可这种喝法酒量再大也扛不住,经常是喝完就摇摇晃晃的收工回家了。

    那时毛毛娱乐大众的并不是些阳春白雪的东西,他最拿手的是一些见不得光、不能当大雅之堂的荤段子和黄快板,例如《十不该》、《毛毛之歌》等等,那可是相当的“椰喽”,说者过瘾,听者解馋,互动性很强。有一次我陪“爱吃牛鞭的书记”宵夜,专门把毛毛请到包间,让他唱给领导听,毛毛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抖搂出来,领导还直呼不过瘾,应该更直接一些。毛毛难为的直挠头。我对着微醺的王书记说:“这还不直接!?你干脆让毛毛把裤子脱了,现场表演得了!”

    其实毛毛并不是见到谁都开始大吐黄水的,他保持着草根艺人的警觉性和谦卑,一般不是熟人他不唱,女士多了他不唱,喝醉的客人他不唱,这样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要是老顾客,他还是演唱的非常卖力。

    那天我叫了他一声“毛毛”,他愣了一下,然后不太自然的笑了笑就走开了。夜市老板娘过来对我说:“人家早都不叫毛毛了,人家现在叫鳖蛋。”

    我听了也愣了一下,噢,原来毛毛有艺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