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人们就喜欢吃点汤汤水水热乎点的东西,特别是火锅最能体现冬季里的温暖,可是前一阵媒体报道了辣椒精、一滴香等添加剂之后,给大家吃火锅的热情着实降了不少的温,真可谓“一个老鼠害一锅汤”。
我原来和同桌也很热衷火锅,经常吃着吃着就能捞出几样本没有点的菜品,当时还和同桌夸老板人厚道,给锅里添加了这么多很给力的辅料,其实现在想来,那是用的老油,即回收的锅底,只是厨师手法不太细致,把一些残渣剩菜没有过滤掉而已。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这些年究竟吃了别人多少的剩饭菜呢?没有穿过百家衣,却真正吃了不少百家饭啊。
国人善食,特别喜欢吃围成一圈能体现团结和谐气氛的桌饭,六凉八热、七荤八素的摞一大堆,用各自的筷子在饭菜里挑来捡去,找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有时两个人同时夹到一块五花肉,双方还要客套的用筷子推让一番,一方坚持不吃,一方执着要给,像两个武林高手在过招,最后硬硬塞到对方的嘴里,自己则把筷头“削”一下才算了事。好像谁不吃这块肥肉,谁就能死掉一样。
这国人特有的吃饭“礼节”也许是受猿人祖先遗传的缘故吧。那时食物很紧缺,又是集体群居生活,好不容易打几只鸟回来,扔到火堆里烤着吃,几十头猿围着篝火,就那么几只小小鸟,你不仔细的扒拉,抓起什么都往嘴里塞,可能一晚上吃的都是树枝。可当四只毛茸茸的手都紧紧抓住一只烤焦的鸟不放时,你抬头一看,原来那是一头你心仪已久的母猿,看着她那饱含眼屎和泪水的双眼,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只鸟对双方的重要性,可此时你只能放手,那时也没有发明语言,(如果有的话,你会唱到:有一种爱叫放手和老爹的死了都要爱)你只能用双拳猛砸自己发达的胸肌,然后攀援到树上等待下一顿饭的到来。(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
随着进化,有了后来的孔融让梨和今天的互相夹菜,河南话叫:叨菜,陕西话叫:抄菜。
你看现在哪次宴会不出现你来我往的推让场景,有的甚至衣服下摆都已经蘸进汤汁里了,还全然不顾的隔着桌子使劲的夹个鸡腿往你盘子里放,都不怕脚下一滑,整个人都趴到桌子上。
呵呵,让人无可奈何的吃饭礼节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