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2010-10-13 18:29:24)
标签:

牛背梁

德福巷

羚牛谷

旅游

分类: 驴眼向洋看世界

    09年“五一”跑到牛背梁,被告之正在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暂不能登山,我们几个只好在桥旁的一户农家吃饭,当时饿得不行,我钻进厨房偷吃了人家好几牙锅盔,做为回报,临走时把人家的核桃连袋子都买回来了。记得当天晚上我喝了一点酒,扛着一编织袋的核桃在德福巷走来走去,像一个卖土特产的山民,最后给福宝阁的朋友倒了半袋子才感觉轻松许多。

    09年牛背梁属于免费景区,经过一年多打造,今年隆重开园,票价平时66元,国庆期间升至90元。先人们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点都不假,沿途都是卖山货的当地土著,也许是才开发不久,货郎们的脸上还有一丝的淳朴和羞涩,但我想这样的民风是保持不了多久了。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牛背梁分羚牛谷、六尺岭、南天门三个景区,羚牛谷的游客最多,因为大多数人刚进山体能很充沛,貌似强驴,经常互不相让的挤成一疙瘩,可越往后走距离就逐渐拉开了。我们十一点多才进山门,有点晚,只能加快步伐往前赶了。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景色很美的天然峡谷,由于游人太多,景区只负责收钱,不派人协调,把我前面一个小伙子都挤掉下去了,他的女朋友吓得发出惊叫,向毛主席保证:绝对不是我推的,我倒是想来着。不过只有半米很浅的深度,小伙子手脚麻利的又爬了上来。不过此时我已赶超到他的前面了。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步行一个多小时后,大家坐在溪边休整,解放负责烧山泉为大家冲泡铁观音。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洒满阳光的山谷,上面是“龙凤桥”,不知是谁给起了这么俗的一个名字。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很喜欢路旁的那株枫树。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那天的枫叶还不是很红。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石崖下不太红的枫叶还是吸引了很多游人的目光。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牛背梁里最多的就是栎树,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橡树,还能联想起舒婷那首让无数人陶醉的朦胧诗《致橡树》,可惜俺不会背诵那么煽情的酸诗,俺只会背:锄禾日当午......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秦岭18公里长的终南山隧道三号竖井,平时我们只从隧道里呼啸而过,能看见大大的换风通道和听到“嗡嗡”的风声,今天得以见到庐山真面目,果然是个庞然大物,也感叹人类的伟大。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第一个景区的终点,然后在这里买票乘坐大巴到第二处景点:六尺岭。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看到接送我们的大巴的轮胎,大家都捏了一把汗,因为轮胎磨损的不见一丝一毫的纹理了。这景区管委会把游客的安全也太不当回事了吧!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蓝天被白云轻扫了一遍。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由于太相信解放童鞋过滤壶的泡茶功能,大家都轻装前进,没带一瓶水,结果第二景区一路都没看到山泉,大家的嗓子都干得冒烟,更何况一路都是石阶,每人的出水量都很大。我说你们如果渴的实在不行,我这还憋了一泡没舍得排泄的热尿。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这么渴过,那一刻真正理解了上甘岭战士缺水的艰苦。最后终于在一座厕所旁找到了水源。看到久违的水水,大家脸上都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奇人还提议给水里煮几片竹叶,说是这玩意很壮阳。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层峦叠翠的大秦岭。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只能爬到这里了,班车的收车时间是六点,还要余出一小时下山。远处就是第三处景区:南天门。奇人说他来了两次都只爬到这里,留点遗憾吧。

    我想起了一休常说的那句话:到这里,就到这里吧!下来这个日本小和尚就开始唱:割鸡割鸡割鸡割鸡割鸡割鸡,阿呆吸呆弄......
如同上甘岭的牛背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