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0号是个结婚的好日子,更是进山的好时机,因为那天的中雨阻碍了绝大多数人跋涉的脚步。我早上起来打了几个电话,临时凑了几个置生死于度外的散兵游勇向终南山进发。越接近秦岭,风雨越大,天也变得很暗,才十点多钟就不得不打开车灯行驶,路线也由走沣峪口进黄峪寺捡拾毛栗子,改为走环山路,从涝峪上西汉高速,再由朱雀下,绕过分水岭进入我闭着眼都不会走错的蒿沟。
目望所及的山峰都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

此行没有去“土匪山寨”,专门跑到我上次喂过猪的那家农家乐。猪见到我,立刻取消午休,来个鲤鱼打挺含情默默地注视着我。我感觉它的眼神很暧昧,看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看来上个礼拜的几勺子泔水没有白喂啊,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还真是猪狗不如。它亭亭玉立的猪蹄,让我知晓高跟鞋的由来。

山里的雨反倒小很多,大家都夸我选的时机和路线好。我说对于爬山你们都太小儿科了。

一切安放停当,我就领着大家去沟里捡拾毛栗子。这条沟真应该叫“板栗沟”,因为只要踏进野生板栗林,俯首可拾的板栗就会勾起你当果农的欲望。我感觉我现任何比喻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进入现场才懂得我说的真实性。毫不夸张,包括林间的小溪里都落满了板栗。

我独自越过这条溪流,去对面的板栗林开始疯狂的捡拾,地上的板栗那叫一个多呀!我是边捡边吃,据说吃野栗子很壮阳。
林子很大,我们都分头行动,不争不抢,有利于团结。我时不时能听见那两个肥妞发出的尖叫,我知道不是踩到屎了,而是发现了更多的板栗。

拨草寻“栗”,发现四枚不知名的果实,还把我吓一跳。这时农家乐的主人跑过来问我们中午吃什么,我说什么越自然越野就吃什么。

这就是可爱的板栗。捡拾它千万不要用手,因为刺太尖。解放不知深浅下手抓,很高兴他今天还有两根刺没有挑出来。
其实我也在采摘活动中受了点轻伤。农民进城,城里人笑话是乡里棒,城里人进山,农民纳闷咋来了一群傻蛋?我在栗子树下猛踹和使劲摇树干,期望来几个大家伙,结果被带刺的板栗在脑门上砸了几次,相当疼。我说下次要来一定要把解放的钢盔顶上。不过这样的效果奇佳,只要一摇,就会下一阵栗子雨。
栗子一般结两到三个籽,一看就是个很幸福家庭。

此时雨下的有点大,虽说都带了雨伞雨衣,但是为了不影响收成,大家依旧没有采取任何防防雨措施在地里辛勤的劳作着,今天腰酸背疼是不是捡出了腰肌劳损?
昨天捡拾的毛栗子都可以在小区门口摆摊卖“糖炒栗子”了。

林间偶尔夹杂几株扎眼的红叶。

一个多小时后,大象同学饿的实在扛不住了,嚷嚷要吃饭,我们才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那片栗子林。午饭绝大多数的原材料都来自这块田地。很绿色环保,绝对不打农药,因为上次我们在他家的青菜汤里喝出了很大一条青虫。

这就是为我们五个人准备加工的原材料。干了半天的农活,大家的饭量都很大,奇怪的是他们宁可饿着等吃农家饭,也没有人吃我早上买的腊牛肉夹馍。枉费了一片苦心啊!

大铁锅加劈柴烧出来的土鸡就是好吃。掐指一算,这是本月我在蒿沟第四次做鸡了。3号一次、4号一次、6号一次、10号一次,体能消耗很大啊!
灶房里间生了炉子,大象在这里烘烤被雨淋湿的衣服。

撂下饭碗就奔大山深处,大家都惊讶此处的美景,大象同学更是提出非买即租这里的计划。后来下山我向村支书一打听,才知道这里已经被开发商圈过了,规划将来建别墅。

这条沟里就住了两户人家,所有的一切几乎都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
这才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就差一轮映照松间的明月了。

不知名的菌类趁着雨尽情的滋润自己。

回去还是选择翻越分水岭,领略一下秦岭的秋色。

窗外的景色引来大家阵阵的惊呼。才不到一个星期,秦岭就换上了秋装,落叶松也变得一片金黄。

这时温度计显示车外接近零度,连热衷收费的厕所和停车场都不见一个人。我下车哆哆嗦嗦给大家照了几张照片就受不了了,我立刻明白国庆长假在朱雀森林公园被冻死的姐弟俩是怎么回事了。
说实话,当天晚上回家躺在床上,只要一闭眼就是一堆毛栗子在眼前晃来晃去,我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得了“板栗综合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