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味老北京的吃食“盆里蹦”

(2007-10-15 00:57:18)
标签:

饮食

养生

棒子面

玉米面

吃食

老北京

盆里蹦

阿丝匹琳

分类: 家常便饭

老北京的吃食“盆里蹦” 

回味老北京的吃食“盆里蹦”  

 

十一长假时,邻居送给了我们一些新玉米碴子。LG建议分出一部分,用我家的药材粉碎机给磨成面,做点小窝头吃…… 事实证明,LG的点子还真行,用自家小磨打出来的新棒子面就是香!

 

今天家中那俩“家伙”又提意要吃它了,但玉米面剩下的已不多了,我想还是做个特别点的东西犒劳犒劳他们吧,于是就想到了这道小吃,其实它是早年间北方穷人家冬季常做的一种吃食。


乍听这个名字,还真不知道它是由什么原料做的。可看完我的演示,你就会发现它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种小吃了,厨艺平平的人也一样能做得来。 (本文寫於~喜構喜構~阿司匹林之家 XGXG.CN)

 

过去,对于北方的穷苦人家来说,棒子面可是最常吃的粮食,但天天做贴饽饽、蒸窝头之类的饭食也总是有个够的,所以就演变出了这种吃法。

 

细棒子面用热水和匀,要和得稍硬,以不往外渗水为宜。取出面团,放在撒有干玉米粉的案板上,按压成大方片,用刀拍打结实,厚度要在一厘米之内,改刀切丁。

回味老北京的吃食“盆里蹦”

 

然后把这些小丁放到撒有干玉米面的盆里,双手持盆摇晃,随摇随撒微量玉米面,目的是不让刚切好的丁再沾到一起。

 

然后再过筛,当细棒子面被筛出去后,看到的就是一个个筋道的小疙瘩。所以有时也叫它嘎嘎儿或摇疙瘩。

回味老北京的吃食“盆里蹦”

 

又因为摇动盆子时小疙瘩会在盆里上下跳动,所以“盆里蹦”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接下来,就可将小疙瘩下入沸腾的水里煮熟了。玉米面的小疙瘩不太好熟,得多煮会儿,水不要太少了,要不然煮出来就变成粥了。

回味老北京的吃食“盆里蹦” 

煮小疙瘩的汤不要扔,很好喝的,相信也有不少的营养溶在里面呢!

 

传统的吃法是在刚捞出的玉米面疙瘩里浇上预先调好的韭菜花、芝麻酱、辣椒糊(油)等佐料……

回味老北京的吃食“盆里蹦”

 

吃时再用肉末炸酱干拌,一碗热乎乎的地道老北京小吃——“盆里蹦”就摆上桌了。

回味老北京的吃食“盆里蹦”

 

早年间之所以用这种拌法来吃它,是因为那时的冬季没有什么时鲜的蔬菜。而现在反季节蔬菜很多,浇头也就可以变化多样了!

 

这道小吃虽称不上什么美味,但原料却富含粗纤维,特别有助于消化,所以受到北方人,尤其是老北京人的喜欢,成了老北京特有的小吃品种。

 
在生活相对富足的今天,粗粮食品又重被推宠,并被附上了保健的含义。

但不管怎么说,玉米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是不可忽视的。

 

近年来,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玉米已被列为谷类食物中的首位保健食品,被称为“黄金作物”。

 

经研究发现,玉米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纤维素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预防肠癌、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也是糖尿病人的适宜佳品。(本文寫於~喜構喜構~阿司匹林之家 XGXG.CN)

 

怎么样?很简单吧?试一试,做一做,变幻点吃法,给家人的餐桌来点新意吧!

 

好了,关于“盆里蹦”的话题就先说到这儿吧。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意见,说一说,评一评,欢迎交流心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想要发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