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酱菜红油酱油二米粥六必居窍门阿丝匹琳 |
分类: 家常便饭 |
超简便的秘制酱菜自己做
提到酱菜,在京、津地区最有名的就是“六必居”了,相信在全国也是闻名遐迩的。(本文写于~喜构喜够~WWW.XGXG.CN~阿司匹林之家)
“六必居”酱菜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六必居”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最初,这里是一家酒馆,为保证酒味醇香甘美,这家作坊曾制订了六条操作规则:黍稻必齐、曲孽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六必居由此得名。
后来,这家酒肆改行成为酱菜园,但“六必”的严格精神和优良传统,却继承和延袭了下来。比如,他那里制作酱菜的原料,讲究产地、讲究规格、讲究时节。黄瓜必要“顶花带刺”二两一条的;芥菜头必要“两道门”均匀个的;糖蒜选料必要夏至前三天采收进厂的,而且每头蒜限定在四至六瓣……
这里制酱,也是极为讲究的。每年春节一过去时就把黄豆蒸熟发酵,制成“黄子”,然后晒干碾碎入缸,直到“处暑”才能起缸……
正是有了这种严格的精神,才使得“六必局”这一“字号”声名远播。不过时至今日,那种严格的店训方略可能已是上个世纪中叶以前的事了……
现而今的酱菜早就走了味!前几天和儿子去超市,特意看了一下酱菜专柜,柜上“六必居”几个大字好醒目哇!当然价钱也自是不低,而且酱菜的品种真是多呀!但再一细看,就发现了好多问题。就说那个小黄瓜吧,十来厘米的个头,手指粗细,顶着小花带着嫩刺……
可是那个色却忒绿了,连黄瓜的小花也跟着变成了青绿色。这肯定是染的了,长这么大还没听说过黄瓜开绿花呢!再看看其它品种,染色的痕迹也彼彼皆是……
还有的就是,现在的酱菜跟过去相比,明显地不咸了。过去主要是靠盐来防腐的,而现在,“科技”发达了,食品的防腐、“保鲜”几乎全由防腐剂来完成了。至于防腐剂质量,名牌企业可能会注重一些,选用食品级的,但那些小作坊就会很普遍地用那些价格便宜的工业添加添了。
此前还看到过报道,称腌咸菜有用工业盐的。我就很奇怪了,工业盐与食用盐的价钱相比,一吨才差个几十块钱,那些商贩至于如此“黑”吗?后来听一个作咸菜生意的邻居说过后才明白,原来,工业盐腌一个一斤来重的大疙瘩头,只要两天左右就可以腌透了,而且腌菜的色译、“品相”都不错。而要是用食用盐,就得费上个半个来月时间,而且色泽、品相也比不上前者。看来这好象就是劣质咸菜充斥市场,坑害百姓的根源啦……
说到这,我要表明一下,虽然我很爱吃酱菜,但却已不敢轻意购买了,为此我还曾专门整理过一篇关于劣质酱菜的博文“附文:有毒保险粉炮制的美味酱菜”呢!看来还是自己腌的放心呀!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很容易上手,超简便的速成酱菜腌制秘诀。
这次的菜料只用了黄瓜和青柿子椒。菜泡过洗净,黄瓜切片,要注意厚度应尽量一致。青辣子掰成与黄瓜片差不多大小的块,两样加在一起的份量有600克左右。
然后在青菜里面撒上约15克左右的盐,腌上它一两个小时,再把刹出来的水给挤净。
在腌菜的时候就该准备泡菜的酱油了,酱油一定要用好一些的。这些菜量,一般用它个400毫升就够了。酱油应入锅煮个开,里面加上六、七片甘草,和一大勺的糖。甘草和糖都是起到调合口感的作用。特别说明的是甘草,它能调理百味,大名顶顶的萧山萝卜干也少不了它呢!
把挤净水的菜放入容器中,压实,再倒入晾凉的酱油,腌上一夜。
第二天,把所有的菜从酱油里捞出来,控干,拌入俺地自制红油,放入瓶里压实,再让它入上半天的味,然后就可以吃了。
这个红油是一定不能少了的,我试过,没有了它就跟没有了灵魂一样。至于红油是怎么做地,以后我会开专篇进行详述的。
泡过菜的酱油还能反复使用个两三回,但每回用时都要煮开一会儿,再少量添点盐和糖,里面的甘草也不要扔掉啊。几回过后,酱油里的“鲜”味尽失后,就可以丢掉了,或者再改做它用……
在俺们家吃过饭地人,都爱吃这个简易地小酱菜!
怎么样?你不妨也试一试,喝粥、下饭两相宜的。做上它一瓶,放在冰箱里,再加上有红油做封,保质一个星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做的那一罐的量,俺们家三口,两顿粥就能把它吃光了!
而且它还可以变化多样呢!比如窝笋、白萝卜、地葫芦等都可以这样泡,今年春天我还这样泡过嫩嫩的新蒜呢,味道也照样超好的……
(本文写于~喜构喜够~WWW.XGXG.CN~阿司匹林之家)
好了,今天关于酱菜的话题就先说到这儿吧。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意见,请说一说,评一评,欢迎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