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见闻亲历骗子骗局邮册邮票彩票公公婆婆阿丝匹琳 |
分类: 随笔感悟 |
前几天,公公在家接到一略带东北腔、说普通话的女子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公公一开始并不知道她是谁,但凭着对方对自己的尊敬和知道自己作过教授、当过领导、知道家里电话……的这几点来判断,应是某位“相识”之人。对方说其在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工作,以前曾听过公公的课,对公公非常敬仰……而公公也的确有多个学生在北京新闻、出版方面工作。听到对方那略带点东北腔的口音,就想起他的朋友,东北某教授的女儿就在人民日报工作……于是就问她,“你是***的女儿小*吧?
但此女子始终不明确说出自己究竟是谁,只是一味奉迎......然后说其单位和另几家国家级单位联合发行了一套盛世奥运珍藏邮册,此邮册如何、如何之珍贵,如何、如何之难得……她特为公公向主任申请了一套邮册的指标……
公公家里书册成堆,对“此物”所谓的巨大“升值”空间并不“感冒”,所以表示不懂也不愿收藏此邮册,但此女却说要送给公公,公公自不会接受,表示自己无功怎敢受禄……最后,此女话锋一转说,过几日要去天津公干,介时要登门拜望先生,请公公勿必告知其地址……
隔日,公公收到了快递从北京送来的邮包,打开一看,竟是那套“珍贵”的“盛世奥运”珍藏邮册!公公小心地打开邮册,顿时,一股华丽、珍贵的气息扑面而来……“此物”共计两册,每册都是包金设计,里面贴有历届奥运会的纪念邮票和数十枚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的钱币,标价为三千余元人民币。箱子里放了一张发票,汇款账号,电话一应具全。
此“物”的联办单位,名头都很响亮!有所谓的---
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
发行单位是:北京京国鑫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原来这套书不是白给,还是要付钱的!人家又来电话了,云云了半天,意思很惟惋地说,因为这是限量发行,又是为您争取来的,所以请及时把款寄给财务……
公公是干过出版的,又做过社长、总编,“深知”此等物件的“份量”,看着这精美的邮册,心想这些成本也得值个千数来块钱的!又觉得做人就得讲诚信,人家既然发过来了,想要自然得付钱,不要就再给邮回去,不过是搭上点邮费而矣!
敏感而又多疑的婆婆觉得不对,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怕是个连环骗局,就赶紧给我们打电话……当我们得知这一事件后,LG也是觉得骗局的可能性要大些,上网一搜,更加确定了!
先说那个发行单位:北京京国鑫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称自己成立于2004年7月,把自己吹得神通广大,但它的网页没有自己的独立域名,没有备案,只是到各信息平台发布一些网页,网页粗糙,没有实际内容,地址、电话、人名更是没有一个填全的。但是满搜索页面都是这个公司的招聘信息,这里就更怪了,一不留公司地址,二不留公司电话,三不面试,只通过邮件联系……
又搜了一个假奥运邮票的事,才发现这种北京来电,邮送奥运集邮册的事早在05年时就有了,大都与公公所遇情况相似,只是早期的不通情理,邮过去就得给钱!否则就赖上你、威胁你……
婆婆说,哪能退回去就完了!既然这是骗局,肯定不会这样简单,人家能做这事,也肯定早就做好了下一步的打算。退回去,她愣说没收到怎么办?现在人家有咱家里的详细地址,到时非找上门来骚扰你不可!
LG说这事要是没确定是骗局时,可以让他们来人把东西领回去,但现在已确定十有八九是骗局了,那就只有报警这一条路了……若是对方再打电话来,就告知他去警所去取!要是真有找上门来的事,就赶紧打电话通知我们……
公公的电话和姓名到底是怎样漏出去的呢?在几个大的搜索引擎上输入公公的名子,常常有数十页的的信息,在里面也经常能找出一些私人信息的,这也可能是互联网的“优势”吧。
以大多数人的观点,一般接到的电话,只要对方能报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几乎都不会把对方当陌生人。骗子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所以不要轻意地把个人信息示人。
但对于一般普通人来讲,私人信息也有很多渠道被骗子撑握,方式也五花八门。
比如前些日子我曾接到过一个调查电话,是一个女客服的标准腔调,而且还很有礼貌。对方先称自己为政府**部门做社会调查,先问你有没有时间配合一下?再会问一些消费情况来判断你的收入,再接着会以邮送礼物的形式套取你的真实姓名,详细地址等,这样的的信息就被对方存档了,你也就有可能成为骗子的一个选择对像了。当那个女客服问到我第二步时我就觉得不太对劲了,所以就不再配合她的所谓调查了。
通过上面的事,我们应当明白,在当前这个浮躁、繁乱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应严谨勿乱,更不要贪“小便宜”,这样“当”也就轻易找不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