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唱,我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

(2010-01-22 16:17:12)
标签:

节奏

心灵深处

天籁之音

安魂曲

和声

杂谈

分类: 合唱征文选登
 

http://img.blog.cctv.com/attachments/2010/01/1119152_201001120038111.jpg

2009首届“音乐萌笛-我爱合唱”征文选登

合唱,我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
福建厦门  李君/文

    读大学的时候上过合唱课,记得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是著名的儿童合唱指挥吴临芬。在她的指引下,我们一起用嗓子唱出了第一个大三和弦——和谐、纯净、柔美!哦!原来人的声音可以如此美妙。这种展现和声的方式深深震撼了我。
    可惜好景不长,因为要参加一次万人大合唱的排练,我们的合唱课被暂停了,班上学习声乐的同学被挑选与声歌系一起参加排练,我们这些学器乐的只得遭受被“放羊”的命运了。
    现在我加入了厦门爱乐合唱团,一来弥补了大学时代的遗憾,二来每周的两次排练让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了一个放松的机会,唱合唱很美、很享受!和大家一起演唱的每一首作品,度过的每一段时光,都让我迷醉不已。不是吗?那穿过乐队,飘荡在音乐厅上空的美妙和声,有如“天籁”,是如此真切地展现着音乐的独特魅力。正如古人所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2009年5月,我们合唱团排练并演出了佛瑞(FAURE)的《安魂曲》(REQUIEM),排练的过程十分艰苦,结果却十分美丽。傅人长老师严谨、认真,不仅让我感受了这首安魂曲的圣洁和宁静,还让我学习到许多知识,提高了我的音乐修养。
    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傅老师对节奏的要求。对于毕业于音乐院校,也算是从事音乐工作的我而言,自然对自己的音乐素养较为自信,认为自己对节奏的把握根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在排练这部作品时,傅老师总不断地提醒我们:“又赶了”。回过神来,果真比一开始的节奏快。原来自己的节奏也控制得不好。《安魂曲》是一部宗教作品,它是由圣哉经(Sanctus)、羔羊经(Agnus Dei)、告别曲(In paradfsum)等七首歌曲组成,齐整、平稳的节奏是其风格。这样平稳、安详的律动,贯于美妙的旋律,展现了作者对死亡的独特理解。此时我才明白,节奏的统一不是件容易的事。合唱团五、六十个人,加上乐队成员有百来人,人与乐器要在同一个瞬间“齐鸣”,并不那么简单。规范节奏其实是件“技术活”。
    首先,节奏可以靠记忆来控制。音乐的节拍是一种律动,它有不同的速度。这种速度在一首作品中除了特殊需要,一般不会经常改变。每一个节奏支点之间有着均等的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我们应该记下来,并在演唱过程中时刻校对,这样节奏就不容易因情绪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经过反复地练习,使之形成一种习惯后,便能感受到节奏为我们带来的愉悦。
    其次,看指挥是一门学问。众所周知,指挥的功能之一是统一节奏,我们如何有效地看指挥,对我们整齐地体现节奏十分重要。许多人很认真地看着指挥,却不能把节奏唱准。那是因为他总在“跟”指挥,十分认真地盯着指挥的手,看着指挥把节奏点打出来,赶紧唱。如果这样,即使反应再快,跟得再紧,节奏永远都是晚的。我们从指挥那里得到的应该是他对音乐速度的理解,这种速度就像前面所说,将其记下,时刻校对。也就是说,得事先预知速度,意识应该在动作之前。你的声音跟指挥的拍点是同时的,你会发现自己的声音就像是从指挥的手里流淌出来似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乐队里找依靠。唱合唱时听着别的声部演唱,能感受到和声的美妙。如果能和着乐队演唱,感受彼此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是无比的美好。而且乐队的节奏修养要比我们强,如果找到自己声部的旋律,或者特别的节奏律动,比如:大提琴的固定低音、打击乐------对我们准确地诠释节奏很有帮助。总之,“放一个耳朵”在乐队中,能从中找到许多旋律来帮助我们统一节奏和音准。同时还丰富了自己的音乐感受。
    傅老师严格的要求,让我这位从事音乐工作的人对节奏有了新的感悟。由衷感谢傅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合唱这种展现音乐的方式给予我无尽的音乐享受,感谢合唱团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一次次的排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形成了彼此间的默契,这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合唱,我的快乐之源,我将为之坚守!

本文获评为2009首届“音乐萌笛-我爱合唱”征文二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