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性,神性,都是人性——丁秋发作品展

标签:
收藏文化 |
分类: 文化娱乐 |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6/2018-06-05/2018-06-05_155556779.jpg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6/2018-06-05/2018-06-05_155556256.jpg
由酒富盛名主办,著名策展人曹喜蛙策划,《兽性,神性,都是人性——丁秋发作品展》于六一儿童节期间在北京卿艺术空间举办。本次展览展出艺术家丁秋发“看见”系列部分精品版画。 《看见》系列是丁秋发的第四阶段创作的作品。系列中的“花朵”、“动物”元素都是丁秋发以往作品元素的再次提炼,是丁秋发艺术创作的再一次升华。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6/2018-06-05/2018-06-05_155556396.jpg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6/2018-06-05/2018-06-05_155556808.jpg
丁秋发是中国“超基因主义绘画”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早年以他的《椅子》系列的超基因主义批判而为艺术界所熟悉;而近年的《看见》等系列相比《椅子》系列看似没有早期强烈的批判性,但却强化了其艺术的智慧辩证,艺术的超基因文化一以贯之,进入了一个有点沉寂的精神隐逸。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6/2018-06-05/2018-06-05_155556980.jpg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6/2018-06-05/2018-06-05_155556877.jpg
著名评论家曹喜蛙先生说:丁秋发作品中出现许多动物只是一种生命的隐喻,那花儿也只是一种精神的基因。那动物可以是拟人,可以只是伊甸园的灵畜,也可以是被魔咒羁押的王子、公主;那花朵可以是名誉,可以是世俗的权利,也可以是被历史凝固的精神往事。人都相信自己“看见”的东西,而更高层次的“看见”一如智慧或信仰往往能让人见到眼睛看不见的东西;而丁秋发的《看见》,显然假借了前者而隐喻的则是后者。
中国古代有“朝闻道,夕死足矣”的说法,佛教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作为一个艺术思考的桥段,《看见》就像一座修道院或寺院,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令观者慢下来生活的节奏去寻觅智慧的天眼。当你看透了盛开的“花朵”就已然修己成果,不为眼前的“花朵”羁绊,就能看见咫尺之隔的“彼岸”。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6/2018-06-05/2018-06-05_155556602.jpg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6/2018-06-05/2018-06-05_155556164.jpg
http://www.cnarts.net/uploadimages/cweb/news/2018-06/2018-06-05/2018-06-05_15555625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