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移动互联网小米苹果乔布斯 |
分类: 凯恩斯看盘 |
而且,根据斯坦福大学知识产权法教授MarkLemley的调查,过去几年美国的智能手机专利诉讼费用超过了10亿美元,注意这只是法律费用,并不包括败拖诉后的赔偿。如果失去了中国专利保护薄弱的环境,谷歌,苹果等可以通过专利诉讼把小米告垮。
有人指责小米连鼠标垫都不放过,其金属鼠标垫抄袭iQunix。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公开场合指责小米和美的偷了别人的专利,同时评价小米战略入股美的是“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抄袭模式确实使中国制造驶上了一条快速轨道,雷军计划2015年售出1亿部。小米迅速成为中国制造业、快消品企业、甚至互联网行业追捧的对象,这就是中国的明星企业,追捧它的不仅是民众,还有一大波企业。
但是,与其说中国企业追捧的是一种“小米模式”,不如说追捧的是一种“复制金钱”的狂热!与其说中国民众追评的是一种“互联网思维”,不然说追捧的也是一种“快速成功”的模式!中国人对于企业的意识依然停留在赚一把就走的阶段。这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注定不会成为伟大的企业。
1)互联网思维并非有无的问题,而是真假的问题,深者悟深,浅者悟浅。绝大多数人打着互联网思维的幌子做事件营销,而没有看到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重塑。
2)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互动、连接、网络这么三个动作,对应了用户中心、数据驱动和生态协同三大经济特征;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数据、生态三大核心思维。
3)结构决定性质,结构效率大于运营效率。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数据、生态等都不是新的思维方式,但是组合在一起,能量就变了,就这么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