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财经股票 |
分类: 板块研究 |
为何市值估值法的不能单独使用?
为何判断股票市值大小要看行业的天花板?
一个行业几千亿元的行业空间,那么作为行业龙头,市值起码有多少才合理?这不放让我们用统计数据说话。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牛股们市值的高速成长期到底市值有多大才会高速增长:
过去十年,依靠业绩增长而不是重组的牛股,分别以贵州茅台(600519.SH)、云南白药(000538.SZ)以及格力电器(000651.SZ)为代表。
2004年初,茅台的市值为76.84亿元,到了第二年翻一番为144亿元,到了2006年初,为215.28亿元。而茅台市值真正的“高歌猛进”从2006年开始,当年年初市值为215.28亿元,到了2007年初则达到了800亿元以上,到了2008年超过了2000亿元。所以,对贵州茅台而言,其市值的快速成长期是从200亿元——2000亿元这个区间,大概花了三年的时间(2006年—2008年),这就是我们说的三年十倍。
格力电器的快速成长期是从50亿元——500亿元,大概花了四年的时间(2006——2010年)。
云南白药的市值要小,走得也更加平稳。其市值的快速成长期是从30亿元到300亿元,花了五年左右的时间(2005年——2010年)。
由三个公司的市值和快速增长阶段可见,不同的行业内的公司,市值的高速成长阶段并不同,所以并不能因为创业板的公司市值达到300亿就说他太大了。香港上市的腾讯,恰恰市值增长最快的阶段也是从200亿到10000亿的阶段,因此你不能因此就说小米的市值太大了,因为他还没有上市。也不能说阿里的2000亿美元的市值太大,就一定要卖出,最近阿里股价站稳100美元,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