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智能行人过街系统难以根治中国式过马路!
(2017-03-03 09:09:10)分类: 社会观察 |
碧翰烽:智能行人过街系统难以根治中国式过马路!
深圳新闻网南山3月2日讯 “雄赳赳,气昂昂,冲到路中央;有中年,有儿郎,老爷老大娘;迎着红灯亮,不停止方向;凑够一撮,随波逐流向前闯……”一曲《过马路战歌》生动刻画了何谓“中国式过马路”,这种晾晒让人感到脸红羞愧。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53%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这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主要杀手之一。
2月28日上午11时许,深圳交警在留仙小学附近的留仙大道某红绿灯路口,试点智能行人过街系统。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系统充分结合现有检测、控制、语音、人脸识别、自动抓拍报警、ITS等技术,在红灯亮起时,闸门关闭,将行人止步于闸门一侧;在绿灯亮起时,闸门打开,将行人安全放行。
首先,应该充分肯定这种技术上的创新,是一次难得的创举。而且从功能的设计来看,也是较为先进。比如引入了人脸识别和抓拍报警,若有行人强行跨越或破坏设施等行为,摄像机将对以上行为自动抓拍、抓录和进行人脸识别。抓拍抓录到的违法行为将即时显示曝光于路口的显示屏上,进行社会监督和被纳入个人信用诚信系统。
另外还能智能调控红绿灯时间,车辆少了给行人多的通行时间,行人少了给车辆多的通行时间,这就提升了通行效率。
不过,如果指望靠这套智能系统就能解决问题,还是不太现实的。第一,安装这样一套智能系统,资金投入肯定是不少的,如果每个路口都要安装,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大投入。
其次,任何先进智能的东西,都还是需要人来自觉执行和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就拿那个抓拍报警来说,虽然是进入个人信用系统,但是谁又保证这些信息不被删除。因为现有的车辆违法信息,往往都能花钱买分。
所以我以为,这种智能系统只能是一种补充方式,并不具有很大的示范推广作用。而且恰恰这样的设施系统多了,反而可能印衬出这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不够高,至少没有培育出优秀的、文明的市民,连自己过个马路都不能遵守规则。
最后来看,真正的治本之道,还得要建立起一个文明、法治城市。文明,就是每一个市民要讲文明,文明从何而来?首要的还得树立法治意识、法治信仰,让尊法守法成为一个习惯。如何树立,一是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二是要建立个人信用系统,不断拓展应用;三是要严格依法执法。
那么,这就需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树立法的权威,重点整治公权力的任性,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公权力要作出表率。只有将公权力约束住了,整个社会才能约束得住。否则的话,再多的规则也会有人去破坏,因为有人总想着能通过权力去摆平、去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