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廖少华季建业的朋友圈没真朋友!?
(2015-04-10 08:32:53)
标签:
真朋友廖少华朋友圈朋友权力 |
分类: 社会观察 |
新华网西安4月9日电 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9日上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审宣判,廖少华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一百三十万元。
梳理廖少华等近期落马贪官的堕落轨迹,不难发现其共同点都是被朋友“拉下水”。近年来,在畸形的官场文化影响下,一些官员的“朋友圈”逐渐演变成了“腐败圈”。他们在贪念驱使下,成为商界的“围猎”对象,一步一步与其“朋友”结成了腐败“同盟”,不惜逾越党纪国法的底线为“朋友”输送利益,并最终沦为阶下囚。
据介绍,廖少华庭审陈述时说,自己是“温水煮青蛙”被朋友拉下水的。与廖少华一前一后被宣判的原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在庭审时也说,“回过头来看,我的主要问题发生在一个20多年的朋友圈。”
为什么这些贪官都会说是被“朋友”拉下了水?显然,这种出了腐败问题,就归因于“朋友圈”,其实是一种借口。关键还是官员自己出了问题,自身经不起种种诱惑,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
首先,关于“朋友”的概念,真朋友还是假朋友。关于朋友,什么才是真朋友,真朋友当然是没有任何功利色彩,而只是心心相印、志同道合。假朋友一方面是狐朋狗友,另一方面是带着功利目的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结交都是带着某种目的的,当你位高权重时,人人捧之不及;当你无权无位时,朋友如同陌路。
所以有人说,假朋友在你没有事的时候常来找你,真朋友在你有事时就来找你;假朋友见你做错了会装作没看见,真朋友见你做错了会说,你不能这样做!假朋友见了你叫你李科长,真朋友见了你叫你老李。
其次,贪官身边为何见不到真朋友?为什么在这些贪官落马之后,我们发现其朋友圈里找不到真朋友?一方面是因为贪官们已经变质,已经完全功利化,所以他们只会找到“臭味相投”的朋友,就是都醉心于权、钱、色的所谓朋友。另一方面,真正的朋友会受到冷落,他们的这种君子之交会让贪官们不屑。
再次,贪官的朋友圈最后都去哪儿了呢?可以说,如今贪官的朋友圈几乎都是些假朋友,他们的交往纯粹是以利益作为根本目的的,所以在正义和法律面前,这种所谓的“友谊”就会不堪一击,而且在交往中还往往伴生着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比如偷拍什么把柄等。
不过,在反腐的实践有一个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这些贪官的朋友圈最终去了哪儿?尤其是商人朋友圈。有的往往是从轻发落,以致于有的商人出来之后又继续交官场的朋友,然后继续以这种不法方式敛财。这其实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行贿的处理问题,如何重处行贿。再一个是社会财富观的问题,应该鼓励正确的财富观,而不是让这种非法手段致富的人可以如此逍遥。
最后,如何对待权力,就会产生怎样的朋友?在现实中,一个官员在位高权重时,身边往往是很少有真朋友的,更多的是一些假朋友在那里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真正的朋友是不屑于如此的。
但是,并不是有权力的官员都会是如此,关键看你如何对待这个权力。如果你能敬畏权力,你也就会看得清朋友。
记得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其上任后,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对于敢提意见的人,往往都会以“死”来威胁。然而三年后,这位楚庄王却一反常态,突然开始理起朝政,并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将这三年内陪其吃喝玩乐、教他玩乐的人通通杀掉,而对于那些提意见、精心治理国家的人通通提拔起来。后来有个成语“一鸣惊人”就出自于楚庄王。原来楚庄王是以所谓的糊涂享乐来考察干部的。
这实际上也可以看出,真假朋友的区别在哪里?你又是如何在位高权重时,辨别出真正的朋友。
还有天津市原检察长李宝金落马曾说,当初为什么就没有人给我提建议呢?谁会提建议,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给你提建议。可是真正的朋友都到哪里去了呢?在你堕入贪腐的时候,你早已抛弃了他们。
当然,真正的解决之道,还是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就是说,权力不能为“朋友圈内人”输送利益。一方面要继续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权力的干预,营造一种健康、正常的政商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不能让权力太任性了。
一个社会,当权力、金钱无所不能的时候,既有体制机制之缺陷,还有社会道德之堕落。仅仅从朋友的交往来看,能不能穿透“利”的诱惑,而真正是君子之交,就是一个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