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碧翰烽:如何解决李克强提出的“审批迷恋”问题?

(2014-08-29 08:34:34)
标签:

机构

群众

问题

分类: 时政评论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医改、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部署推进生态环保养老服务等重大工程建设,以调结构促发展、推升级;听取政策措施落实第三方评估汇报,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会议要求,要结合政府转职能,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重点解决“会批不会管”,“对审批迷恋、对监管迷茫”等问题。建立与审批相关的中介机构信息公开制度。

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坚持不懈地推进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权。但是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真正让市场主体和群众受益;二是如何取消一批含金量高的审批项目;三是如何从审批向监管转变。

在审批与监管的问题上,李克强用了两个“迷”字,一个是“迷恋”,主要折射的是特权思想顽固问题;再一个是“迷茫”,折射能力不够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对“审批迷恋、监管迷茫”的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原因:一是法治意识不够,特权思想顽固,把手里的公权力当作私权力在用。二是服务意识不够,利益至上盛行,不论是部门利益,还是自身利益。三是能力明显不够,从某种程度上讲,“审批”是一种懒政。面对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那些只会批的人显然缺乏监管的能力与经验。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简政放权能否真正见到实效,关系到政府职能转变能否真正到位,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推进成效。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几个方面不能忽视:

首先,坚定推进反腐败,坚持打虎拍蝇。应该在审批领域打一场反腐败的“歼灭战”,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掉一批老虎和苍蝇。同时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反四风”行动。一些部门和官员之所以“迷恋审批”,从中能够获取利益肯定是主要原因。

其次,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让审批项目越来越少。一方面进一步缩小审批的项目;另一方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现有审批的规范运行,应该对审批的全过程实行彻底的公开,而不只是公开一个项目。

再次,着力推进机构改革,加大审批机构的整合力度。可考虑对一些审批机构予以撤销、整合。比如一个部门原则上只存在一个审批机构,或是将所有部门的审批机构整合成一个专门的政府审批机构,实行统一管理,逐步从机构、人员予以整合和精简,并逐步推进审批项目的取消和下放。

最后,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让群众来评价审批改革的效果。监督的前提是公开,可考虑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统一的审批公开平台,对审批的受理、办理、结果等全过程予以公开。充分发挥媒体和群众监督的作用,特别是可以考虑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评价体系,让办理过审批的企业、群众进行逐一“评价”。在监督的基础上建立问责机制,严格实行纪律和法律追究。

     

    参考阅读:

 

    央视专题报道:失眠—严重失眠,怎么办?

 

    一个月除口臭,口臭男人的尴尬经 

 

    和老公的减肥历程—内脏减肥才是秘 

 

    发友争相传阅的告别脱发奇文抗脱十二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碧翰烽搜狐新闻客户端:碧翰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