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找不到“漫山遍野”的童年!
(2014-06-01 09:59:12)
标签:
节日少年犯失落感欢声笑语何物教育 |
分类: 人生情感 |
昨天,在端午节前夕,我和爱人、孩子回了一趟老家,大山农村。沿着弯弯曲曲的水泥路,两旁的葱葱绿色映入眼帘,让人心旷神怡。看着欢快的孩子,不由得想起儿时的童年,感慨万千。
告别了城市的喧嚣,回到宁静的农村,真的又有些不习惯了。
曾经“漫山遍野”的孩子们,现在是零星点点。我总记得,在我家乡的山上、田野里、晒场上,到处是欢声笑语的孩子们,你追我赶,玩着永远不知疲倦的游戏。斗“鸡”、滚铁环、打“仗”等等。
今天一路走来,很少看到孩子们,不知道他们是在房间里读书,还是在打游戏,找不到了。
有一幅儿时劳动的画面历历在目,真如同桃源仙境。农忙季节,孩子们和大人一起,下到田间地头,干着农活,也还是有模有样;放学之后,“放牛娃”的聚焦,浩浩荡荡,那真是一道风景;假日期间,又有不少孩子们下到河里,抓鱼、干鱼,不亦乐乎;还有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到山上去抓蜈蚣、采茶叶、捡茶果,虽有害怕也快乐,虽有辛劳也兴奋。
没有玩伴,对于孩子是最痛苦的事,回到家里,孩子总是缠着我们大人,要去玩这玩那,总也玩不起兴趣。记得我的一位表弟对我说,小时候最好玩的就是,大伙儿在一起,有人出主意、出点子,怎么玩,怎么玩得开心、高兴,那真是一个无拘无束的时代。
我们的童年,也许没有象今天的孩子,学到什么特长,从来就不知道补习、培训是何物,但我们玩的快乐、玩的尽兴、玩的懂得了劳动。
我们的童年,没有今天孩子们的高科技,更没有互联网。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看到书、小人书,就象是捡到了宝,贪婪地读了起来。如果听说哪里有放电影,一到晚上,大人、孩子们就会成群结队,去享受那露天电影的别具一格,而回来时的火把、手电筒,更是田野里的一道特别风景。
我们的童年,总能记起去集镇上的影剧院,看看戏剧。甚至于第一次看到了李连杰的《少林寺》电影,着实令人心奇。还有那声泪俱下的《少年犯》,令人一次次触动,至今难忘。
回到家乡,找不到“漫山遍野”的孩子们,找不到儿时的伙伴,我只能看看自己,看看孩子,一种孤独又涌了上来。再去看看没有水的河流、垃圾成堆的河流,再也没有儿时的抓鱼场景,是不是又有了一种极大的失落感。
回到城市之后,第二天一早,女儿又背着书包,去往补习学校,要补半天的课。在这个节日里,广大的孩子们,你们快乐了吗?你们轻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