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打人城管为何成了城市平安和谐的毒瘤?
(2013-06-16 08:42:04)
标签:
何成整体林生从未杨秋英杂谈 |
分类: 百姓关注 |
大江网讯 记者朱超报道:6月14日,有网友在江西微博中爆料,称赣州城管酒后闹事,围攻一餐厅,多人被打伤,路人为救11岁小孩右眼被打失明。消息一出,引起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当天,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回应称涉事人员已被刑事拘留,但目前无证据证明城管人员参与打斗。
经警方初步调查,6月9日晚,赣州市城管局环卫处余土管理所6名工作人员与周军、罗国海、李先安等3名社会人员,在沙河大道“雀味轩酒家”吃完饭离开之际,因余土管理所两台车(车头喷有“城管”两字)的停放问题与隔壁的“宁都香辣居餐馆”老板温林生等人发生争执,进而引起周军、罗国海、李先安与温林生等人互相打斗,导致温林生、杨秋英一方7人受伤,其中,杨秋英右眼眶内侧壁骨折,经法医鉴定为轻伤甲级,其余6人均为轻微伤;周军、罗国海、李先安等3人也受伤,经法医鉴定均为轻微伤。
看这个调查通报,好象是城管没有参与打斗,但是作为公职人员,竟然和社会人员搅在一起,而且围观、纵容社会人员打斗百姓,其性质其实更加恶劣,比参与打斗的社会人士更无耻、更可怕,更应该被依法严肃处理。
延安城管的事情还没有了结,这里又曝出城管的又一恶行。而在今天的中国,关于城管的问题永远没有停息过,这里面几乎都与暴力、打架斗殴有关。
不是我们要抹杀城管有过的功劳,实在是与其形象、作为来比较,其功劳根本不值一提。如果每一个有心的城市市民去跟踪城管们的一天,然后拍下图片、视频,包管是一批震撼的画面,凶凶的、吼吼的、争啊抢啊跑啊,这样的图景实在不忍往下看。
昨天,在某人行横道上买玉米吃,一个中年妇女推着个自行车卖的。突然城管的汽笛一响,吓得她直哆嗦,连忙要走。我说不要紧的,她说,“我一听到城管的汽笛就直发抖。”
还有一些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员讲,现在的城管越来越凶了,越来越嚣张了。据说有一次,十几个城管围着一个出店经营的女老板拳打脚踢,扯着她的头发,倒拖着把她拉上车,后来女老板一方也聚了不少人,城管居然还叫来了一群社会混混,场面极其混乱,至今此事没有了结。
说实话,我们需要一个整洁、干净、有秩序的城市,但我们更需要一个充满安全、自由、公正、和谐的城市,本来就为城市的治安有所发愁,时不时的盗窃、抢劫、抢夺,甚至于杀人案让人有些不安,这又增加个城管处处野蛮执法,名为执法,实为打劫。本来应该是一支维护城市平安、和谐的队伍,却反而成了城市的毒瘤,这应该怪到谁的头上呢?
为什么城管会遭到舆论、民众的一致谴责与谩骂?虽然他们也有靠辛勤劳动、靠努力付出,但似乎没有谁同情、谁原谅。这里面是有许多原因的,但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城管是典型“人治”下的产物。
一是城管的设立没有非常充分的法理依据,其产生的合法性值得质疑。二是城管的人员素质实在不敢苟同,甚至还可能有“社会渣滓”被纳入,这种治理模式一度被一些地方领导所认同。如此对执法人员素质上的纵容与默许,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人治”,而不是想靠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来解决城市的管理问题。三是城管的主要追求目标是为了城市的秩序价值,却从未考虑或兼顾过人的自由价值。而更可怕的秩序价值延伸,却又只是为了领导们心中的秩序,也就是“政绩”、“面子”之所在,反而在没有保护人的自由价值时,却又更大地破坏整体城市的秩序价值,因为领导们的秩序往往与广大市民们的秩序追求相反。
还有一点就是城管的执法依据,往往很多是一些地方政府自行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并没有充分考虑民意,甚至于还找不到上位的法律依据。这里面必然就注定了更多的“人治”因素,其实就是个别领导的主观因素。
如果说城管不能最终纳入真正的法治化轨道,问题将会频频发生,我们的城市将不会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