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碧翰烽:凤凰副县长为何只要民众来承担风险?

(2013-04-13 07:48:53)
标签:

人们

不需要

还是

损失

门票

旅游

分类: 百姓关注

412上午,湘西凤凰县杜田村,许多船只停靠在沱江边等待游客。据守候在此的船家们反映,到当日上午11点还没有出过一趟船,平时这个时候都已经来回四五趟了。(潇湘晨报2013-04-13

412下午2点至5点,凤凰县政府与100多家客栈的老板举行座谈。会上,客栈老板提出散客减少、没有生意的问题,政府方面表示,政府在15个工作日内解决,另外这几日对散客查票,实行“人性化管理”。

为了应付当前的罢市局面,以副县长高湘文为首的政府开始与商家谈判,其中,高湘文这样安抚老板们,“做生意搞投资,本来都有风险。这几天冷清,事情总有个过程,请大家过段时间再看看,很多人不是在乎这个门票多少的。”

高湘文继续强调,此次收门票主要针对不规范的拉客行为,“一辆外地车过来,十几个摩托车上去(拉客)。如果你是游客,心里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这里很乱?”

也许凤凰县政府始料不及,没有想到这商户们开始了最大的抗议,这无异于一次莫大的讽刺。一个地方的旅游,如果把眼睛盯着门票,不仅是一种杀鸡取卵,更是一种赤裸裸的打压,以大压小。

我们首先来看实行这种通票制的最大赢家是谁,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县政府,据说每张票里可以直接得到60元;再一个肯定是凤凰古城旅游的经营者,它当然是最大的赢家,它绑着政府以规范的名义,一下子“杀”死了多少小的经营者。

这些年来,凤凰古城旅游秩序一直广遭诟病,也出现了一些大的问题。而这一次的通票制,看起来一下子规范了景区秩序,实际上却埋下了重重隐患,因为当大多数人不能从旅游中获取利益的时候,你这样的政策注定是短命的,即使继续下去,也会很快给当地人以空子可钻,小小的一扇扇门,真的能挡得住想进古城的人吗?当所有人都从内心反对的时候。

而副县长关于生意风险一说真的有些荒唐,的确,做生意是有风险的,可是作为政府,你提供的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与广大民众去争利益,这样的风险谁又能承担起?这样的风险其实就只有民众独自来承担,即使这种门票制最终失败,也会要以民众买单来结束。

因此,从凤凰古城的风波来看,有几点需要继续追问:第一,凤凰古城门票制的最大赢家是谁?也就是说,148元门票的利益分配给了谁?应该有个说法,看看到底谁从中得到了利益?

其二,凤凰县政府在旅游市场的问题上,究竟是在站在大老板一边,还是站在广大中小老板以及民众这一边,也就是说,你所做的一切究竟是站在谁的立场?应该审查其所做的一切会议决策及政策制定的具体情况,还要审查这种政策之下谁的风险最大,谁的损失最大,不能是笼统了之。

其三,关于凤凰县政府的行为,是不是一种赤裸裸的干预市场的行为,有没有违反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有没有违背当前“简政放权”的要求,有没有违反相关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地方,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观察。

一个地方政府,整天想的是如何“捞钱”,想的是如何从经营中“捞钱”,而不是把心思放在市场的公平监管上,不是把重点放在产业的全面培植上,做这样一些短期的、于极个别人有利的事情,最终的风险与损失究竟该谁来买单?

想一想,我如果有一个亲戚在凤凰古城居住,需要过年时去看看他,是不是也要去买张门票。如果说有了相关证明,就不需要买门票的话,那么这样的通票制还是个笑话。如果说要买的话,那么这一座古城还有居住的功能吗?干脆把所有人、所有商户都搬迁出来,留下一座空城给县政府、给经营者,看看他们能够买到多少钱?

古城不仅有历史留下的遗产,更有人存在下来的人气,否则一座死城、一座空城,又能给你带来多少利益。可惜凤凰的官员们不会长久呆在那里,他们也不会去考虑这么长远的事情,几年之后,屁股一拍,在他们手里钱已经捞足了,走了之后关他们什么事儿?剩下的就都甩给无法离开和依靠这座古城生活的人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