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女协税员如三陪与罚款提成揭开官场可怕秘密!
(2012-08-23 08:36:21)
标签:
南溪地方政府部门宋体三陪地方税务局杂谈 |
分类: 时政评论 |
新华网成都8月22日电(记者吴晓颖 叶建平)22日,四川省宜宾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表示,该市南溪区地方税务局印发的《宜宾市南溪区地方税务局协税员参加会议会务和接待工作奖惩制度》已被废止,该事件的直接负责人、南溪区地税局局长李鸣、副局长胡德频已被停职检查,待事件查清后会对二人作出进一步处理。
这一事件更是因为对女协税员的接待要求,并与奖金和罚款挂钩,被舆论指为“三陪”,引发强烈关注。
实际上,在当今的官场上,所谓“三陪”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不只是女公务员,就是男公务员,也常常为“三陪”为累,陪吃、陪会、陪玩,等等,已经远远不只是“三陪”了,尽管怨言不止,但也好象乐此不疲。
本来觉得女协税员的三陪事件算不得什么,但一联想起此前不久被舆论曝光的“罚款提成”事件,觉得意味深长。
那就是发生在湖南邵阳的一个事件,如果你在邵阳城区违章停车,立马就会有一群市容监督员“包围”过来,并开出一张10元罚单。为什么这些人如此积极呢?原因在于,根据邵阳市城管局翻印的《市容环境监督员执法手册》,市容监督员的罚金将上缴给区财政,及时结算后,其中80%将返还奖励给监督员本人。
也许有人觉得这两起事件风牛马不相及,其实透过表象,我们却能发现很多类似的地方,发现了一些官场上公开的秘密,让我忧虑不已。
其一,“临时工”已成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工作的主力军,进一步壮大了我们公务员的队伍,增加的是政府和群众的负担。临时工在政府里面有很多称谓,比如协管员、协税员、监督员,甚至于在警察队伍里也有大量的协警。比如协税员、市容监督员就是典型的一种临时工。我们都知道,当前我国公务员队伍已经够庞大了,如果加上事业单位就更庞大了,用财政来养这部分人就已经力不从心,许多地方政府财政已经变成了“吃饭财政”,也就是说,那点钱只够养我们的公务员的运转。可为什么一些地方部门热衷于用临时工呢?我们曾经调查过,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正式公务员安排起来不很顺手,现在的现状是,如果不求政治上的进步,你没有什么办法约束他们,一些苦活、脏活还只能安排临时工。二是临时工可以干一些“法律边缘”的执法行为,甚至于有些违法也无所谓,一旦出事后就拿临时工说事,这已经在不少地方得到检验。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化倾向让人忧虑。无论是邵阳的罚款提成,还是协税员的“三陪”接待,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一种可怕的企业化倾向。所谓企业化倾向,就是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把自己当成企业来经营,比如象企业一样设定经济指标,还要象企业一样盈利,充分利用自己部门的权力追逐利润,与群众争利;比如象企业一样开展所谓的“公关接待”,有的部门招聘女员工,过于强调其相貌、其身材,还让其参加一些公关活动,公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升官”,还有一方面也是“保利”。而这种经营思维还在愈演愈烈,其后果不仅是在与民争利,更重要的是在改革的问题极力增加阻力,过于强调自身的权力,因为他们经营的靠山就是“权力”,靠权力去“谋利”,靠权力去“寻色”。
而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一些地方官员已然蜕化变质,甚至于严重腐败。无论是罚款提成,还是女协税员的“三陪”,实际上就是当下我们常常讲的“财”与“色”,一个官员如果绞尽脑汁想的就是这两个字,不管是为了部门单位集体的利益,还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我觉得都是一种可怕的思维,一种可怕的现象。所以,当我们的一些地方官员把“财”放在第一位,你还能指望他们能够为百姓真正做些什么?当我们的一些地方官员挖空心思用“色”去讨好领导,你还能指望他们有多高的道德风尚?这样发展下去,不蜕化变质是不可能的,不腐败也是不可能的。从近些年来落马的贪官来看,无非“财”“色”二字。
所以我想起此前有位县长“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的廉政承诺,为何会引发争议?这其中也是值得深思。如果我们每名公务员真正能够做到这四点,还有什么争议可言。比如人人不偷懒,还用临时工吗?比如不贪钱、不贪色还用挖空心思去罚款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