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欧美现代诗源流辨析
(2023-04-19 15:17:33)
标签:
文学诗歌现代诗 |
最近在读两本翻译很差的诗集《马拉美诗全集》和《瓦雷里诗歌全集》,看序言,译者葛雷、梁栋好像还是北大的老师???
不过马拉美和瓦雷里这两位诗人本人绝对是首屈一指、开20世纪诗歌风尚的大师——
窃以为:
马拉美实在是第一位现代诗人(波德莱尔、魏尔伦和兰波都不能算),在19世纪首开20世纪的诗风;
瓦雷里继承了马拉美,他拒斥诗歌散文化的“纯诗”理念影响深远。
受其影响的重要后辈(大师级)诗人:
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法国诗人夏尔、德语诗人特拉克尔、策兰、巴赫曼、意大利诗人翁加雷蒂、西班牙诗人阿莱克桑德雷、俄国诗人波普拉夫斯基以及美国的新超现实主义(深度意象派)诸诗人都继承自马拉美和瓦雷里;
瓦雷里之后,推崇他的布勒东等法国诗人受达达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将象征主义蜕变为超现实主义,从此象征主义终结;
美国诗人艾略特也继承自马拉美,并受英美诗歌传统的影响,在瓦雷里之外另立一派,即“新批评派”,英国诗人奥登和苏俄诗人布罗茨基为该派成就最高者,自白诗派的普拉斯也深受其影响。
此外,南美洲首位现代派诗人达里奥继承魏尔伦但逊于魏尔伦,诗风并不非常“现代”,然而其深深影响了成就更高的智利诗人聂鲁达(尽管布罗茨基认为他是平庸的诗人)。
20世纪与马拉美、瓦雷里所开创现代诗风相抗衡的是一些散文化、口语化的诗歌流派和诗人,名为“后现代”,但实际上是浪漫主义的复辟和世俗化。此种“非诗”的诗风源自英美,来源有二——
华兹华斯以散文为诗(其叙事诗类似于中国乐府诗中的叙事诗、山水诗类似于东晋诗人谢灵运);
小说家(《苔丝》的作者)哈代在继承华兹华斯的基础上,以粗俗的小说语言为诗。
哈代影响了北爱尔兰的希尼、威尔士的R.S.托马斯、美国的弗罗斯特、英国的运动派诗人(以拉金为代表),以拉金的成就为最高(因为对修辞的运用使其诗作相对其他世俗诗人更接近于“纯诗”)。
庞德学习中国古诗推出“意象诗派”,但后期该派发生蜕变,以威廉斯为先驱,在哈代的影响下,以日常生活的俗事和理趣为“意境“,进一步把英语诗歌由散文化推向了口语化,并靠着美国的强大将其诗风影响到全世界,号称后现代诗歌。
以金斯堡、柯索、迪伦等人为代表的“垮掉派”诗人将这一口语诗风推向极致,其中,布考斯基等人更将诗歌推向低俗的边缘。
最后,现代派的“纯诗”和“后现代”的散文化诗的差别类似于唐诗和宋诗的差别,口语诗的历史地位大约相当于南宋后期的“江湖诗派”;在奥登的诗学体系里,前者称为“爱丽儿”式的诗,后者称为“普洛斯比罗”式的诗。
中国当代诗歌史的发展历程与世界20世纪诗歌史的发展历程相近,先是“今天诗派”的朦胧诗(相当于世界诗坛的现代派),其后经历了“第三代诗歌运动”向口语化(“后现代“)过渡,然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口语诗”大行天下。
这一历程也与宋诗的发展史惊人地一致——朦胧诗的“今天诗派”相当于宋初学李商隐、晦涩难解的“西昆诗派”;“第三代”诗人大约相当于苏轼、黄庭坚以及江西诗派,开始了诗歌的散文化和“点铁成金”;其后纯粹的口语诗相当于南宋后期的“江湖诗派”,是庶民的诗歌。
不过马拉美和瓦雷里这两位诗人本人绝对是首屈一指、开20世纪诗歌风尚的大师——
窃以为:
马拉美实在是第一位现代诗人(波德莱尔、魏尔伦和兰波都不能算),在19世纪首开20世纪的诗风;
瓦雷里继承了马拉美,他拒斥诗歌散文化的“纯诗”理念影响深远。
受其影响的重要后辈(大师级)诗人:
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法国诗人夏尔、德语诗人特拉克尔、策兰、巴赫曼、意大利诗人翁加雷蒂、西班牙诗人阿莱克桑德雷、俄国诗人波普拉夫斯基以及美国的新超现实主义(深度意象派)诸诗人都继承自马拉美和瓦雷里;
瓦雷里之后,推崇他的布勒东等法国诗人受达达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将象征主义蜕变为超现实主义,从此象征主义终结;
美国诗人艾略特也继承自马拉美,并受英美诗歌传统的影响,在瓦雷里之外另立一派,即“新批评派”,英国诗人奥登和苏俄诗人布罗茨基为该派成就最高者,自白诗派的普拉斯也深受其影响。
此外,南美洲首位现代派诗人达里奥继承魏尔伦但逊于魏尔伦,诗风并不非常“现代”,然而其深深影响了成就更高的智利诗人聂鲁达(尽管布罗茨基认为他是平庸的诗人)。
20世纪与马拉美、瓦雷里所开创现代诗风相抗衡的是一些散文化、口语化的诗歌流派和诗人,名为“后现代”,但实际上是浪漫主义的复辟和世俗化。此种“非诗”的诗风源自英美,来源有二——
华兹华斯以散文为诗(其叙事诗类似于中国乐府诗中的叙事诗、山水诗类似于东晋诗人谢灵运);
小说家(《苔丝》的作者)哈代在继承华兹华斯的基础上,以粗俗的小说语言为诗。
哈代影响了北爱尔兰的希尼、威尔士的R.S.托马斯、美国的弗罗斯特、英国的运动派诗人(以拉金为代表),以拉金的成就为最高(因为对修辞的运用使其诗作相对其他世俗诗人更接近于“纯诗”)。
庞德学习中国古诗推出“意象诗派”,但后期该派发生蜕变,以威廉斯为先驱,在哈代的影响下,以日常生活的俗事和理趣为“意境“,进一步把英语诗歌由散文化推向了口语化,并靠着美国的强大将其诗风影响到全世界,号称后现代诗歌。
以金斯堡、柯索、迪伦等人为代表的“垮掉派”诗人将这一口语诗风推向极致,其中,布考斯基等人更将诗歌推向低俗的边缘。
最后,现代派的“纯诗”和“后现代”的散文化诗的差别类似于唐诗和宋诗的差别,口语诗的历史地位大约相当于南宋后期的“江湖诗派”;在奥登的诗学体系里,前者称为“爱丽儿”式的诗,后者称为“普洛斯比罗”式的诗。
中国当代诗歌史的发展历程与世界20世纪诗歌史的发展历程相近,先是“今天诗派”的朦胧诗(相当于世界诗坛的现代派),其后经历了“第三代诗歌运动”向口语化(“后现代“)过渡,然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口语诗”大行天下。
这一历程也与宋诗的发展史惊人地一致——朦胧诗的“今天诗派”相当于宋初学李商隐、晦涩难解的“西昆诗派”;“第三代”诗人大约相当于苏轼、黄庭坚以及江西诗派,开始了诗歌的散文化和“点铁成金”;其后纯粹的口语诗相当于南宋后期的“江湖诗派”,是庶民的诗歌。
2022.08.21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