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7.6海峡导报
钱夙伟
近日,厦门金山派出所接辖区群众报警称,其车内3000余元现金被盗。民警通过询问得知,被害人车上共计放有9000余元,但是仅仅被盗走3000余元。(7月4日《海峡导报》)
当民警询问两名为文身而做案的嫌疑人为何仅盗走部分钱财时,二人竟回答“纹身用不了这么多钱,所谓‘盗亦有道’”,令人哭笑不得。确实,在这个只要勤奋努力,温饱基本无忧的时代,一个人如果真的“有道”,还会去做“盗”吗?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伸手必被捉,这两人不会不清楚,不过又挡不住以“盗”去纹身的诱惑,侥幸心理之下还是伸了手。只拿了用于纹身的钱,决不是因为“道”,而是一旦被捉也可少付出点违法代价。果然,被捉距报案时间不足三小时,现在两人大概要庆幸,案件金额是3000余元而不是更高。
“盗亦有道”是古代流传的成语,但是时代早就变了。生产力极端落后,百姓动辄挨饿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只需你愿付出劳动,总能保证基本衣食;另外法治社会,加上各种技术,盗贼逃脱法网的可能性也基本为零,这时再当小偷的人除品质外,恐怕智商也大有问题。
无论如何,曾经行走在灰色地带的“盗亦有道”,于今尤为荒谬,要始终记住的是朗朗乾坤,昭昭日月,终究是“道不容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