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费大幅涨价就能缓解交通拥堵?

标签:
停车难 |
分类: 时评 |
2022年06月21日安庆日报
钱夙伟

近日,重庆中心城区路内停车费大幅涨价后,引发市民质疑。市民的质疑主要聚焦在4个方面:未开听证会,停车费贵,停车账单不准确和停车费去向不透明。专家建议,重庆有关部门应开展相关调研,优化相关收费政策。(6月14日《工人日报》)
按照重庆官方文件说法,涨价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机动车更多使用路外设施,避免长时间停车。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涨价引发重庆市民如此关注,是因为此次重庆停车收费涨幅确实较大。
但停车费涨价,能不能缓解交通拥堵暂且不论,却首先增加了市民的负担,也引起了市民的质疑。如市民吐槽,“现在不仅是油价贵,连路边停车费也涨了。”有市民表示,自己停车不到6小时,被收了46元停车费,在以前只需要30元。
问题还在于,停车费涨幅再大,“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也有限,这已经不乏先例,其实也不难理解,其一,停车费再涨,“路内车位”也不会多,而如果方便,又有“路外设施”可用,又何必非得去停“路内车位”,因此难以缓解交通拥堵。其二,既然开车出来,总是因为需要,也总要找个地方停车。因此,停车费再高,车还是这些车,无助于治堵,一些车主违规停车,反而造成交通堵塞。
停车费不断调高,车主负担也因此不断加重。无论是缓解停车难还是治堵,提高停车费即使是出于无奈,也并不合理。市民的车是合法买的,当然就有正常使用的权利,这当中包括停车的方便,调涨停车费虽然并不是要剥夺这种权利,但不容讳言,让车主“感觉开车出行压力越来越大。”
为缓解停车难、治堵,涨停车费已经成了不少地方的首选。但其实,缓解停车难、治堵的“对症下药”之策,前者是车位的优化设计科学管理,同时挖掘新增车位的潜力,后者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市民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事实上,为降低出行成本,市民大多也愿把公共交通作为首选交通工具。显然,如果不在这两方面着力,涨停车费,治堵和缓解停车难的理由就很牵强。
前一篇:诉讼服务“适老化”不可或缺
后一篇:自行车回归城市,是情怀也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