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方宣传标语岂能“粗鄙化”

(2022-05-13 16:49:54)
标签:

宣传标语

分类: 时评
2022年5月13日市场星报
钱夙伟
 警方宣传标语岂能“粗鄙化”
       近日,重庆城口县一条“XXX居民刘先生在网上约炮被骗20893元”的反诈宣传横幅引发关注。有网友调侃道:“男孩子在外面也要保护好自己!”5月11日,记者以小区居民身份致电城口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工作人员证实属实,她在电话中提醒道:“现在‘电信诈骗’属于高发案件,在各小区悬挂相关反诈宣传横幅很正常,意在提高居民防范意识。” (5月12日《潇湘晨报》)
       据笔者梳理发现,全国各地多个小区被曝悬挂类似“约炮被骗”反诈宣传横幅。5月5日,浙江温州一条写有“某小区住户约炮被诈骗28万”的横幅就曾引发关注。看来警方宣传中使用“约炮”这样的词汇,已经习以为常。
       警方或以为这样可以使宣传标语通俗易懂、接地气,从而收到好的宣传效果。确实,标语只有生动有味,才能入心入脑。 然而,追求语言的鲜活、通俗、时尚,也有不能逾越的底线。一是要文明用语,不能把肉麻当有趣,粗鄙当通俗。二是要规范,有些词汇,如“约炮”,显然不是正规的宣传用语。实际上,“约炮”是卖淫嫖娼人员的“术语”,其粗鄙低俗显而易见。在警方的宣传标语中,居然一点也不避讳地使用“约炮”,至少也给人不良的观感,于未成年人的影响更是负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