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13长春日报
钱夙伟

迟末 作
22时20分,“叮咚”一声,广东省佛山市民郑蕊畅收到了一条手机通知,这是她收到的第一条借书订单。她既不是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也不是书店店主,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有两个爱看书的孩子。这样的“叮咚”声,会在佛山很多市民的手机上响起。2021年4月,佛山市图书馆的家藏图书共享计划“易本书”小程序上线试运行。市民可上传家中闲置的图书供人借阅,也可以借阅别人上传的藏书。这是国内首个实现家藏图书、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全社会流通的公益性、综合性资源共享平台。(据《中国青年报》)
“易本书”和此前一些地方启动的“邻里图书馆”,都是为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公共阅读服务。后者把图书馆的“分馆”开进市民家中,前者则进一步让市民家中的藏书成为图书馆的“馆藏”。
这显然是现实的需要。家庭藏书是阅读的重要来源。比如,一个孩子的阅读素养就与其家庭的藏书相关。但同时,不同家庭的藏书量、图书种类显然不尽相同。家庭藏书是一个庞大的未开发资源,“家藏图书共享”能够提高全社会的图书资源流通和运营效率,有效促进家庭阅读与全民阅读。
无疑,“家藏图书共享”契合了共享经济时代市民读者的心声,为推广全民阅读提供了一个更高效、更便捷的平台,让没有时间去图书馆的人通过左邻右舍就能借阅书籍。有这样一个平台,不仅大大方便人们借书还书,也使几乎是海量的家庭藏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让更多人分享。
“家藏图书共享”还能让很多市民在交换图书的过程中收获图书以外的东西。很多人有机会以“易书”为友,互相交流读书心得,让生活中多了书香,激发更高的读书兴趣和热情,让读书成为更多人生活中的刚需。
“家藏图书共享”也有利于引导人们回归读纸质书的传统。现代社会,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习惯于读图、看视频等浅阅读方式,思想深邃、内容翔实的纸质书籍少人问津。实际上,阅读纸质书带给人的启示是其他阅读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家藏图书共享”可以让人们走近图书,体会深入阅读的快乐。
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传播、普及文化和推动文化发展的重任。而激发公众读书热情,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尤其需要有“家藏图书共享”这样实实在在的创新举措。“家藏图书共享”值得推而广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