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东方网
钱夙伟
失眠发生率高企,众多失眠人群尝试助眠产品,催生出庞大的“睡眠经济”。面对日益增长的睡眠市场,行业巨头加速入局,创业者纷至沓来……各色助眠产品层出不穷,但真实功效仍受到质疑。(12月28日《工人日报》)
如今社会节奏日益加快,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熬夜已成为不少青年人常见的生活方式,“一夜好梦”也随之成为生活的奢侈品,而随着民众对健康生活认知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睡眠好能提升免疫力”,人们对睡眠有了新的认识,这对睡眠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使得“睡眠经济”逐渐兴起,助眠产品层出不穷。
睡眠经济是指睡眠质量低或失眠人群所引发的经济现象。睡眠质量关乎身体健康,而于当下,谁都把健康看得无比重要,有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观点:健康是1,只有拥有健康,人才可以去努力工作,去创造财富,去享受生活,而这些都是1后面的那些0。于是“一夜好梦”这样的养生保健也因此成为最大的时尚。
显然,睡眠经济其实也是“健康经济”。也因此,“睡眠经济”有着无比广阔的市场前景,实际上,近年来,从助眠APP到助眠手环、智能睡眠眼镜;从失眠贴、睡眠喷雾到睡眠音箱、蒸汽眼罩……各类生活类助眠产品不断推出,而科技进步,中国企业制造水平的提升,也使得助眠产品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但问题是,睡眠质量真能完全“拜托”助眠产品吗。恐怕未必。尤其是目前,“90后”已经是助眠产品的消费主力,2019国内“90后”人群购买的进口助眠产品增长超过100%,超过了其他年龄群体消费人数总和。那么,年轻人为何“睡不着”?显然,首先还得“对症下药”。
分析认为,因为社交网络随时、随地的连接,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没有了。时间越来越不属于自己,为了抗拒这种失落的情绪,年轻人往往会“报复性熬夜”,这种行为模式被称作“睡前拖延症”,很多人睡前玩手机超过一个小时,于是,再好的助眠产品也未必能催人入梦。显然,减轻工作压力,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才是“一夜好梦”的根本之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