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日宜春日报
钱夙伟(浙江市民)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今天在全国各考点同时举行。150余万考生为近2.6万个“金饭碗”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据11月29日《北京日报》)
此次国考同比上年扩招6.62%,国考报名已经连续10年达到百万人以上。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平均竞争比约为61:1。从近十年资审通过人数统计中不难发现,国考热度持续升温,与此同时,61:1的平均竞争比也体现出今年国考录用难度之大不容小觑。
公务员被称为“金饭碗”确实名副其实。除了不低的工资标准,据资料,公务员还有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可支配收入几倍的津补贴、奖金,而且在社会保障、看病就医等方面还有着让人羡慕的福利待遇。
但是,现在国考热度持续升温,“金饭碗”固然是一个原因,主要恐怕还在于它的“铁饭碗”性质。因为论饭碗的“含金量”,其他比公务员收入待遇更高的单位也不少。多年来的“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惯例体制,让公务员成为最不惧风险最“稳当”的职业,也即“铁饭碗”。
其实,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辞退公务员已经有明确的规定,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公务员予以辞退。然而从落实情况来看,大多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一方面是“不称职”的底线设置过低,因此放低了对公务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并未动真格。因此,如果不是违法乱纪,一旦考上公务员,无论如何平庸,几乎不可能丢掉饭碗。如果国考热度持续升温是因为“金饭碗”,应是正常现象;如果是因为“铁饭碗”,则突出了加大公务员“饭碗风险”的紧迫性。
从现实出发,必须进一步严格公务员考核机制和辞退制度,“金饭碗”可以,“铁饭碗”不行,干不好就得走人,否则,敬业、进取、高效就无从谈起。而当报考公务员真正成为一种为民服务的职业理想,成为有志于公共管理的考生实现自己价值之所在,“国考热度持续升温”才是让人看好的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