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老工厂变身“梦工厂”

标签:
老工厂文创产业 |
分类: 文化 |
□钱夙伟
10日上午10点,厦门湖里区殿前街道万利达工业厂房内,掌声阵阵,热气腾腾。在这里,人们迎接一座新影视文创园的崛起。它将由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厂房改造而来,项目启动后改造工程将第一时间启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身“影视+”产业综合体,为厦门提供影视产业“一站式服务”,老工厂将变身影视“梦工厂”。(5月11日《厦门日报》)
如此废弃的老工业厂房,改造成艺术的殿堂,早已有不少成功的尝试。比如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杭州双流水泥厂,其旧厂址被打造成一个名为“凤凰·创意国际”的文化创意园区,建筑群保存了水泥厂原始质朴和极具层次的工业化风格,一些早年的生产标语还留存在建筑物上。又如作为新中国首个合资卷烟厂的华美烟厂,是厦门特区发展的缩影,也是很多老厦门人关于这座城市的独家回忆,产业改革和城市升级后,被改造成文创园,成为当地的新地标。
随着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区域用地的调整,被淘汰的老工业厂房已越来越多。若加以开发利用,不失为有着独特价值的宝贵资源。比如湖里区老工业厂房与艺术“联姻”,变身“影视+”产业综合体,注入艺术的灵动,那么,除了原有的地块、厂房等废弃的资源可以因此“盘活”,乃至成为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一个新亮点,于企业,也有可能通过与相关方面联手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脱胎换骨,甚至凤凰涅盘的蜕变。
更重要的是,老厂房的“文艺转身”,固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毕竟还是老厂房“改造而来”,凭借厂房原址和依稀的原貌,也让那段逝去的老工厂、老工业岁月,依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本身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比如,作为近现代工业的产物,老厂房本身也给人一种现代文明的陶冶,老厂房曾经的故事,就是一本形象生动的历史读本,让人感受那个年代顽强不息、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老工厂变身而来的“梦工厂”因此别具励志的精神内涵,而这显然也正是如此“梦工厂”独具的魅力之所在。
有“梦”的灵动,也有“老”的坚韧
2020.5.13海峡导报
□钱夙伟
期待更多老工厂变身文创产业“梦工厂”
2020年05月12日太原晚报
2020年05月12日太原晚报
钱夙伟
昨日上午10点,厦门湖里区殿前街道万利达工业厂房内,掌声阵阵,热气腾腾。在这里,人们迎接一座新影视文创园的崛起。它将由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厂房改造而来,项目启动后,改造工程将第一时间启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身“影视+”产业综合体,为厦门提供影视产业“一站式服务”,老工厂将变身影视“梦工厂”。(《厦门日报》5月11日)
如此废弃的老工业厂房,改造成艺术的殿堂,早已有不少成功的尝试。比如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杭州双流水泥厂,其旧厂址被打造成一个名为“凤凰创意国际”的文化创意园区,建筑群保存了水泥厂原始质朴和极具层次的工业化风格,一些早年的生产标语还留存在建筑物上。现在,园区除了可以对游客开放,还举行诸多高层次的国际艺术活动。又如作为新中国首个合资卷烟厂的华美烟厂,是厦门特区发展的缩影,也是很多老厦门人关于这座城市的独家回忆,产业改革和城市升级后,被改造成文创园,成为当地的新地标。
随着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区域用地的调整,被淘汰的老工业厂房已越来越多。若加以开发利用,不失为有着独特价值的宝贵资源。比如湖里区老工业厂房与艺术“联姻”,变身“影视+”产业综合体,注入艺术的灵动,那么,除了原有的地块、厂房等废弃的资源可以因此“盘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乃至成为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一个新亮点,于企业,也有可能通过与相关方面联手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脱胎换骨,甚至凤凰涅磬的蜕变。
更重要的是,老厂房的“文艺转身”,固然让人耳目一新,但毕竟还是老厂房改造而来,凭借厂房原址和依稀的原貌,也让那段逝去的老工厂、老工业岁月,依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本身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比如,作为近现代工业的产物,老厂房本身也给人一种现代文明的陶冶,老厂房曾经的故事,就是形象生动的历史读本,让人感受那个年代奋斗不息、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老工厂变身而来的“梦工厂”因此别具励志的精神内涵,而这显然也正是这些“梦工厂”独具的魅力之所在。
(作者为浙江自由撰稿人)
2020年05月14日联谊报
□钱夙伟
微观点:随着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区域用地的调整,被淘汰的老工业厂房已越来越多,若能加以开发利用,不失为一份独具价值的宝贵资源。
日前,厦门湖里区殿前街道万利达工业厂房内,掌声阵阵,热气腾腾。在这里,人们迎接一座新影视文创园的崛起,它将由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的厂房改造而来。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身“影视+”产业综合体,为厦门提供影视产业“一站式服务”,老工厂将变身影视“梦工厂”。
废弃的老工业厂房改造成艺术的殿堂,早已有不少成功的尝试。比如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杭州双流水泥厂,其旧厂址被打造成了“凤凰·创意国际”文化创意园区,建筑群保存了水泥厂原始质朴和极具层次的工业化风格,一些早年的生产标语还留存在建筑物上。现在,园区除了吸引游客,还举行诸多高层次的国际艺术活动。又如作为新中国首个合资卷烟厂的华美烟厂,是厦门特区发展的缩影,也是很多老厦门人关于这座城市的独家回忆,城市改革和产业升级后,被改造成文创园,成为了当地的新地标。
随着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区域用地的调整,被淘汰的老工业厂房已越来越多,若能加以开发利用,不失为一份独具价值的宝贵资源。比如湖里区老工业厂房与艺术“联姻”,变身“影视+”产业综合体,注入艺术的灵动,那么,除了原有的地块、厂房等废弃的资源可以因此“盘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乃至成为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一个新亮点,于企业,也有可能通过与相关方面联手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脱胎换骨,甚至是凤凰涅槃的蜕变。
更重要的是,老厂房的“文艺转身”,凭借厂房原址和依稀的原貌,也让那段逝去的老工厂、老工业岁月依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本身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作为近现代工业的产物,老厂房本身也给人一种现代文明的陶冶,老厂房曾经的故事就是一种形象生动的历史读本,让人感受到那个年代顽强不息、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老工厂变身而来的“梦工厂”因此别具励志的精神内涵。
前一篇:文物“认养”值得推广
后一篇:智慧厕所科技的价值在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