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宜春日报
钱夙伟(浙江市民)
近日,厦门海沧法院“合作父母教育课堂”宣布成立。“合作父母教育课堂”这一改革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该举措通过亲职教育唤醒离婚夫妻责任心,让他们从对抗走向合作,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解决抚养和探视等问题。(据9月8日《海峡导报》)
随着离婚率的攀升,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也呈现出高发态势。单亲家庭子女一般更缺失教育,何况许多夫妻离婚前,往往因情绪的过度激愤,已经给孩子留下负面影响。再加上离婚后,不少夫妻或把孩子扔给老人,或无暇顾及子女教育而放任自流,这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唤醒离婚夫妻的责任心”,已势在必行。
《婚姻法》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但现实中,一旦离婚,如果子女判给了对方,认为对子女的抚养尤其是教育与己无关的父母,不在少数。“合作父母教育课堂”明确了离婚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离婚夫妻还将签署合作父母承诺书,承诺双方虽然不再是夫妻,但愿意携手做好合作父母,让孩子享受完整亲情。这就使法律对离婚夫妻的约束能够有效地落到实处。
难能可贵的是,“合作父母教育课堂”的作用不止于此。“合作父母教育课堂”将建立合作父母理念,离婚夫妻不仅要走进大课堂听课,还要在小课堂上参加“考试”。大课堂集体授课包括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邀请心理咨询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人际关系指导教育,以及通过以案说法,促使当事人通过协商合作解决孩子抚养问题。在小课堂里,离婚夫妻将通过多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提高对孩子抚养和教育的认识,并将此与法院对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归属的判决挂钩。给离婚夫妻补上这一课,从而在他们离婚后共同做好子女教育,显然尤其重要。
“合作父母教育课堂”的创举受到了相关部门及专家的肯定,认为成立“合作父母教育课堂”,将引导社会关注合作父母这一家庭教育理念,使孩子在父母离婚后仍能得到完整的家教和爱,实现儿童权益保障最大化。“合作父母教育课堂”折射出的是法官办案的人性化,对夫妻离婚不是一判了之,更关注的是孩子未来的成长,体现出法官浓浓的善意和爱心,里面更有着一份责任和担当。显然,“合作父母教育课堂”值得推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