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会日”值得推广

(2019-08-31 15:16:11)
标签:

无会日

分类: 时评
“无会日”值得推广
2019-08-30珠海特区报
钱夙伟
“无会日”值得推广
       北京市纪委监委日前公布了本市9个区的市委巡视整改进展情况通报,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多个区的整改情况围绕本区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多个区都提到设“无会日”等为基层减负,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8月28日《北京青年报》)
      “无会日”显然直指积弊。目前,会议不仅多而且冗长,不少地方还普遍存在。会议多,是因为把会议当作工作手段,从工作的部署贯彻和落实都以会议代替,而且把会议本身当作工作的目标,会议一开,就当作完成了任务。会议冗长,是因为无论大会小会都有一套程式,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一个议程,否则就以为会给人草率、重视程度不够的感觉。
       当这样的状况已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精简会议,转变会风,出台硬性的规定,显然是必要的。实行“无会日”制度,必然有一批会议被砍掉,而能够被砍掉的会议,又肯定是可开可不开的会。于是,剩下来的会议,必然会加倍珍惜,因此而自觉地挤掉其中的套话、空话、废话,开成精干、有质量的会议。
如此硬性地精简会议,也给许多为会议所困的干部腾出了时间,有利于他们到基层、到一线去开展具体工作、解决具体问题。可以放心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让真抓实干落到实处。
       当然,精简会议固然要靠制度保证,但唯有真正成为机关干部的自觉要求,才能持之以恒。这除了转变观念,改进作风,还要改变人浮于事的现状。
       显然,当每个人都处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工作业绩又都与目标责任制挂钩,就谁都泡不起会议,一是没时间,二是会议毕竟出不了实绩,以会议代替工作终究经不起检验。因此,精简会议,设定“无会日”还只是起了个头,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从体制和机制上着力,才是根本之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